ZKX's LAB

金融筑梦秦巴山区 中信银行助力甘肃宕昌脱贫攻坚纪实

2020-11-01新闻13

站在张家山村所在的山坡俯瞰四周,高山峻岭,岑寂无声,你会觉得这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村落。到达村子的路也格外难走——从山脚到山上短短4公里的山路,要经历十多个连续的“U”形转弯,平坦的村路只能通到半山腰,再往上走是夹杂着破碎山石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开车加步行走完这段盘山路需要30多分钟。

这条路,是张家山村与外界唯一的联系。

张家山村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甘江头乡,平均海拔2700米,其所在的甘肃省陇南市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都说“全国脱贫看甘肃”,而在当地,还流传着“甘肃脱贫看宕昌,宕昌脱贫就看张家山”这样的顺口溜。

受地理位置影响,张家山村的土地都是高山坡地,亩产低、收入少,“靠天吃饭”这四个字是过去当地最真实的写照。曾经的张家山村,是全村131户有13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钉子村”,想要帮扶张家山村实现整村脱贫,难度极大。

然而,在这个看似被世人所遗忘的村落,改变已经发生。2020年9月15日,宕昌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公示了宕昌县2020年度贫困村退出名单,宣布张家山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从临危受命接到帮助这一贫困率接近100%的村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成功带领张家山村实现整村脱贫,中信银行只用了3年时间。而其带给张家山村的改变,却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行走在张家山村中,能明显感受到村民们的朝气与活力,那是一种无关年龄、来自新生活的勃勃生机。

厚植精准扶贫的党建力量

2017年8月,甘肃省委调整了全省帮扶责任分工,中信银行扶贫帮扶单位调整为甘江头乡张家山村。次年6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选派李国义到张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刚到张家山村的那段日子,让李国义终生难忘。“一开始我借住在村民家中,和他们家养的鸡和猪一起住。第一天住进去的时候,房间里还摆放着一副棺材,夜深人静时,恐惧便不由自主地弥漫心头。”李国义回忆说。

心里的恐惧还在其次,更让李国义感到为难的是村民们的排斥和不信任。没有村民们的配合,工作没法开展。李国义花了3个月时间,挨家挨户去沟通、解释,终于将张家山村131户村民的情况都摸清了。也正是在这3个月里,通过李国义一遍又一遍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村民们初步认可了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

而李国义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张家山村存在的最大问题。“他们没有核心力量,缺少带头人。”李国义说,他刚来到张家山村的时候,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

作为张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国义会定期去贫困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近期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需求。 左希 摄

同时,李国义意识到,仅仅依靠村委会的力量去带动脱贫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发动一批人,而党员是最关键的。因为老百姓都是接纳党员的,所以党员一定要成为村子里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李国义说。

秉承着这一理念,中信银行兰州分行24个党支部与张家山村党支部开展了支部共建,帮助张家山村建立党支部标准化基地。“我们希望通过增强村党支部的造血功能,破解当地脱贫攻坚在内生动力、产业发展、多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李国义说。

随后,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党委增派张继荣、卞志全来到张家山村,和李国义共同组成中信银行张家山村帮扶工作队。

因为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一起讨论制定可行的脱贫方案,李国义和帮扶工作队逐渐赢得了贫困户的信任,这为后续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打造脱贫致富的产业引擎

解决了带头人的问题,如何帮助大家致富,是摆在李国义和帮扶工作队面前的重要课题。

张家山村虽地势险峻,但优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这里的中药材和花椒等久负盛名。然而,由于多雨水,常年湿润的空气让张家山村没有足够的条件晾干花椒和药材,而没有晾干的产品,不仅品质会受影响,也十分不便于运输。

鉴于此,李国义等及时与中信银行兰州分行进行了沟通,该行先后投入69万元帮助张家山村建立了中信银行帮扶基地和扶贫车间,并建设了烘干房、电商服务中心、加工包装车间等配套设施,购置了各种中药材加工、包装设备,让张家山村的农产品在提升质量和价格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打开销路,有效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

在甘肃省委将中信银行扶贫帮扶单位调整为张家山村的当月,宕昌县委、县政府确定张家山村为宕昌县12个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并于2019年完成整村易地搬迁。

村民搬迁了,村子里空出来的土地怎么办?

李国义和帮扶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的意愿,充分考虑劳动力、产业技术、地理条件等因素,动员贫困户因地制宜利用搬迁后的闲置土地养殖蜜蜂、土鸡、土猪等,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随着张家山村的种养业逐渐走上正轨,村集体的收入也日益增长,但是当地山路难行、冬季气候环境恶劣、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问题,仍然是压在李国义和帮扶工作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张家山村的困难引起了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的关注,在一次扶贫经验交流活动中,该行领导了解到,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倡导的脱贫方式之一,能够破解贫困村产业匮乏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在纳入光伏扶贫补贴目录后,可获得每度电0.75元的发电收益(电价加补贴),且20年保持不变,是能够为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收入的帮扶项目。因此,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决定在张家山村推动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项目确定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要想帮助张家山村建立光伏产业,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宕昌县不是国家确定的471个光伏扶贫重点县范围内的问题。

经过多方努力,在甘肃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0月15日,选址在宕昌县理川镇的光伏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历经65天,在克服了资金、气候、原材料供应等重重困难后,这个光伏扶贫电站终于赶在国家规定可以进入“十三五”光伏扶贫计划补贴目录的项目最迟并网发电日期前,完成了建设。2019年12月20日,理川镇光伏扶贫电站的光伏组件顺利接入。

“截至2020年10月20日,该电站已经累计发电166.31万千瓦时,实现发电收益124.73万元。”站在一排排闪动着湛蓝光芒的光伏板前,张继荣欣慰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银行援建的光伏扶贫电站,不仅造福了张家山村,也惠及了甘江头乡安家沟村、袁家山村、韩家山村和理川镇汪布村等贫困村,共计带动了2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助力拔掉穷根的扶智兴教

在解决贫困户收入问题的同时,李国义还细心地关注到了造成当地穷困的更深层次原因。“都说贫困山区缺少教育资源,这一点我在张家山村感受很深。这里甚至有很多‘80后’的年轻人都是没读过书的,张家山村到现在为止只有2名大学生。”说到这里,李国义忧心又无奈。

让李国义无奈的是,这些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没有很好的谋生出路,打零工是唯一的选择。背上行囊奔赴新疆,从事最基础的工作,日子过得清贫又辛苦,是当地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真实写照。然而,更让李国义感到忧心的,是当地人对教育的不重视。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只有抓好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张家山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我知道在这里普及基础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至少要有想要改变的态度。”李国义说。对此,中信银行兰州分行投入11.71万元资金,为张家山村94名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鼓励他们继续求学。同时,根据帮扶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在家时间及务工工种,该行数次组织相关劳务技能培训,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提高工作技能水平,有效地帮助他们增加劳务收入。

#李国义#张家山村#甘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