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灭掉后蜀之后,赵匡胤决定北伐,宋军为何突然北上?

2020-11-01新闻10

引言

在北宋刚刚立国的时候,赵匡胤就想攻打,但是受到大臣们意见的影响,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宋朝的对外计划是先攻打南方,然后再攻打北方。但是就在还没有完成南方的统一的时候,赵匡胤却突然决定北上攻打北汉。那么赵匡胤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宋朝之前之所以没有选择攻打北汉,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汉受到了辽国的支持。宋朝因为畏惧辽国,所以暂时选择了北汉。但是在公元968年,赵匡胤决定北上攻打北汉,那么就不害怕北汉联合辽国吗?研究宋朝在南下之中决定北上的原因,对于了解当时的时局具有重要作用。

一、宋军北上的内部原因

大宋在南下灭掉后蜀之后,决定北上灭掉北汉,其实这个步骤本不在赵匡胤的计划之内,但是赵匡胤之所以举全国大部分兵力调转北方,这就说明了赵匡胤有重大的理由相信北上可以成功。宋朝北上的原因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的,一部分是内部的。其中内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有了充足的资金。赵匡胤政权在刚刚建立的时候,虽然是建立在后周王朝之上,但是由于刚刚立国,所以花费很多,加上国内的生产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很多赵匡胤政权其实很缺钱的。古代的国家要想有钱,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内部发展富足,二是通过掠夺其他国家的金钱。赵匡胤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金钱,绝对不是通过国内的生产,而是通过占领其他国家获得的财富。在当时,被灭掉的南方政权当中,尤其是后蜀政权被灭掉之后,赵匡胤派人将后蜀掌权者的财富运往京城,一共运了好长时间。之所以能够在后蜀很多财富,是因为后蜀主孟昶搜刮钱财。《颁令箴》记载: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由此可见,宋朝在灭掉后蜀之后,变得相当有钱,而打仗是很耗费金钱的,所以宋军就有了北上的金钱条件。

二是腾出时间攻打北汉,之前宋军一直在攻打南方的政权,而顾不上北方的政权。当后蜀被灭掉之后,宋军就有了时间对付北汉。三是赵匡胤曾经答应过孟昶的母亲一件事,将孟昶之母送到并州,也就是北汉的领地。要想将孟昶之母送到并州,只能攻下北汉。赵匡胤作为皇帝,他一旦许下了诺言,那么对他而言就会成为一个攻打北汉的借口。二、宋军北上的外部原因

宋军北上必然有外部原因,第一个外部原因是宋军有理由攻打北汉,宋军出征必然需要有理由,宋军之所以在此时有理由攻打北汉,是因为北汉的掌权者刘均去世了。在刘均在世的时候,赵匡胤曾经跟他有过协议,称只要刘俊在世,那么宋军就不会攻打北汉。当刘均去世之后,这个协议必然作废,那么赵匡胤就不会再有背信弃义的做法。

二是之前北汉一直臣服于辽国,所以宋朝不敢对北汉开战,但是刘均去世之后,北汉和辽国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不似刘均在世时那样坚固了。也就是说,当宋军攻打北汉的时候,辽国有可能不会出手帮助北汉。三是周世宗的心愿是收复北汉,曾经任过后周将领的赵匡胤也必然深受影响,所以攻打北汉北汉也是赵匡胤的心结。结语

决定北上攻打北汉,对宋军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对赵匡胤来说,此时攻打北汉,就是一个好时机,钱有了、军队粮草充足了,再加上辽国不会帮北汉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不论是天时,还是人和,宋军都有了较为优越的条件。

虽然赵匡胤的理由看似非常坚固,但是还有一点值得商榷,就是辽国真的不会帮北汉吗?前面虽然说过在刘均去世之后,辽国和北汉的关系就变得若即若离。但是北汉毕竟曾经给辽国送了很多好处,辽国肯放过北汉这支肥羊吗?

如果宋军将北汉攻打下来,辽国就会直接面对宋朝,那么这种局面肯定不是辽国想要看到的,因为面对宋辽之间必然有战争,虽然辽国作战勇猛,但是未必能够胜过宋军,有了北汉在其中相隔,那么至少辽军不会直接受到宋军的威胁,所以辽国自然不想直接面对宋军。因此,辽国很有可能不会对北汉放手不管的。由此可见,赵匡胤北上还是有可能遭受辽国的阻挡,这说明了赵匡胤北上的决定其实是一场赌注,成功和失败都有可能。

参考文献:

《宋史》

《颁令箴》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