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蔚来汽车的槽点那么多,为什么消费者依旧为其买单?

2020-11-02新闻10

马云曾说过,“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是机会;当有50%的人知道时,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一路走来,尽管蔚来汽车并非是造车新势力中前5%的入局者,但从目前取得的成绩看,它确实将销量做到了前5%。

据官方数据显示,9月,蔚来汽车销量达到4,708辆,同比增长133.2%;其中

ES6(参数|图片)交付量超过3,000辆,ES8交付1,482辆,环比上涨31.7%。远高于理想、小鹏以及威马的3,504辆、3,478辆和2,107辆。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3月以来,蔚来汽车已实现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前三个季度共销售新车26,375辆,将一众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俨然成为了造车新势力的领军者。

-1-

蔚来汽车真的香么?

众所周知,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是100%完美的,蔚来汽车也不例外。

从ES8(参数|图片)频频起火,到车内软件bug,甚至还一度出现车机集体断网,车辆无法导航、上网的情况。可以说,蔚来汽车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不可否认的是,蔚来汽车是真的“香”。

蔚来的财报曾披露,新车的成本和售价严重失衡。要知道,仅70kwh液冷三元锂电池系统成本就在小10万左右。再加上全车铝合金制造工艺,代工厂和供应商利润,这台纯电SUV的毛成本应该在35至40万左右。这还没加上前期研发、后期宣传、线下渠道建设、换电站建设,物流成本等等。严格地说,生产一辆ES8的生产成本大概在70-90万人民币。

实际上,蔚来汽车40多万的售价是卖一辆亏一辆的节奏。而在具备研读和分析企业财报能力的消费者眼中,花费40万多万买一辆70万成本的汽车,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与此同时,作为新势力造车品牌,蔚来得给用户一个不买BBA(奔驰、宝马、奥迪)的理由,差异化的产品亮点必须有。

以ES8为例,该车除了具备SAE L2-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外,车内的多数操控都需通过竖立状的10.4 英寸车载屏幕来控制,这与特斯拉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其中,整车FOTA(Firmware Over-The-Air)设计是有别于其它大部分车辆的重要亮点之一,它能带来整车车机系统级别的升级。就如同在智能手机层面,微信软件版本的更新为OTA,而iPhone的软件版本由iOS11升级到iOS13则是FOTA,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蔚来FOTA可以实现多达35个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更新

该系统通过对三电系统、底盘悬挂、辅助驾驶、信息娱乐等多方面更新。比如在新节能模式下,系统对电机输出功率做了相应的限制,百公里加速时间由原来的6.9秒变为9.9秒;同时,加速踏板也做了重新调校,使响应更为柔和。由此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ES8的续航在节能模式下提升了约10%,这一切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具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用户在实际用车中产生的问题都可第一时间通过NIO OS反馈给蔚来,工程师收到用户反馈后也会第一时间记录在案,进行研究及分析,在之后的FOTA中,会将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提升或修正,实现从售后至前端开发的无缝衔接。

除此之外,车内的人机交互系统采用了形象化的载体NOMI,它不仅能够通过语音执行用户的各种指令,同时还能够解决用户所提出的问题。据统计,在一年的时间内,曾有2,593位车主通过NOMI提问,蔚来工程师为此解决了16,620个问题,97%的车主为解决方案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反观传统燃油车,因其机械的部分占据了很大比例,以及它内燃机的特质,导致其可想象并利用的空间相当局促。因此,即便是配备了人机交互系统,更多仅限于功能的展示。

李斌曾说过,蔚来汽车主打的并不是续航,而是豪华和性能。仅凭这一点,蔚来确实成功了。

-2-

独辟蹊径的圈粉营销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来看,人最根本的生理需求就是温饱问题。

很显然,蔚来汽车动辄40多万元的售价并不是来“扶贫”的,拥有一定购买力是成为蔚来用户的第一道门槛。

2019年12月28日,蔚来汽车第三届Nio Day在深圳举办。活动现场的8000席位中,有7300位是自付“差旅费”赶来的蔚来车主和家人。

同时,深圳本地的蔚来车主不仅志愿在机场、高铁站接送外地来的车主,还众筹请600多人吃饭;甚至有的蔚来车主还为活动提供酒水、水果、大闸蟹等;多达56位车主参与了NIO Day活动的策划、创意、导演与演出,以上种种全部是义务劳动……

2017年的北京Nio Day,蔚来花了近一个亿人民币。而在车主的助阵之下,2019的NIO Day总费用约为3000万元,蔚来车主妥妥不差钱的高净值人士形象跃然纸上。

而大数据用户画像也表明,蔚来汽车的用户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高净值人士或是中产阶级,他们拥有不止有一辆汽车;且超过一半的车主上一辆车是BBA、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他们“已经过了靠logo装点门面的人生阶段”,其所追求的更多是情感的认同。

同时,蔚来创始人李斌十分清楚,产品需要时间和巨大的财力去慢慢打磨的;而用户情感则可以通过激情短时间内调动起来。因此,蔚来汽车从建立之初就把对用户的情感经营,看的比产品还重要。

受制于体制和传统思维的限制,传统车企在处理用户关系方面总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产品经理基本不存在与用户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消费者是被“冷落”的一方。

而在蔚来,产品经理则需面对一线终端最直接的用户反馈。当然,最权威、最真实的解答也会最及时传达给用户。很多时候,厂家及时的答复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用户的抱怨,也能避免负面情绪的继续发酵。在蔚来看来,尊重并及时回应每一位用户的反馈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至于车辆的后续维修保养等服务,也是单独拆分的。蔚来会提供上门服务团队和线下服务门店两种渠道。尤其是“专人上门取车和归还”的服务,不需要占用个人时间。这样不仅节省了维修空间,也解决了用户嫌麻烦的痛点。

为了服务好用户,蔚来汽车的投入近乎不计成本。

2019年8月,蔚来祭出“免费午餐”,即所有蔚来车主都能享受到“不限距离、不限次数、不限换电站”的终身免费换电服务;自该政策推出后,蔚来汽车连续打破单月销量的纪录,显然这才是蔚来所期待的结果。

另一方面,从请火星哥来上海唱歌,到邀约蔚来车主去上海看演唱会,以及参加各种高大上的活动。甚至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蔚来官方给车主们发放KN95口罩等等举动,一系列“差异化”的服务,让蔚来的形象一步步深入人心。在社会活动当中,车主的需求被蔚来放大,同时又被蔚来满足。

情感沟通的成功建立,让用户拥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用这种私人化的情感,反哺自己深爱的品牌。蔚来的车主不但推荐亲朋好友买车,而且有人还入手蔚来的股票,甚至有的人投资了蔚来的线下门店。

在外人看来,蔚来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自嗨,而车主个个都是冤大头。

但相比所能享受到的高品质服务,相比生活圈、事业圈拓展带来的隐形收益(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几十万元的车价对于那些蔚来车主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曾几何时,汽车行业开启了以产品为核心向以用户为核心的转变,而蔚来汽车也并非是第一家做用户运营的车企。

2017年,一汽红旗承诺为车主提供免费终身服务;长安汽车靠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营销和服务;小鹏汽车有“鹏友圈”;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也有自己的车主社区“迪粉汇”。但像蔚来这样把用户运营视为“超越组织形态和分工、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的,还没有第二家。

至于不计成本的服务投入,蔚来能不能最终形成正向循环,这是另一个问题。

-3-

蔚来的未来依旧“荆棘”

服务和研发,是两样很贵的东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随着蔚来汽车销量的提升,蔚来的服务性开支也会大幅上升。

近日,蔚来汽车取消了“终身免费换电”政策,成为进一步缩减运营成本所必须做的。此举必定会对刚刚积攒下的品牌口碑与终端销量产生影响,但这是继续实现“质变”路上必须经历的阵痛。

与此同时,NIO社区的运营难度也会成倍上升,车主圈层带给外界的光环效应,以及高净值客户的实际价值和吸引力也会下降。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说过,“过去我们谈细分市场是以车位单位的细分市场,其实最极致的细分市场每个人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实际上,所谓的蔚来模式,实际上就是深耕“小圈子”。当客户保有量成几何倍增长的同时,这个模式显然就不适合了。毕竟,汽车行业讲的还是规模效益,车企终究会回归到产品本质上。与此相似的是,只看服务和圈层,不看产品本身的消费者也并不多。

秦力洪(右一)与昆明车主一同吃饭交谈

而从长远来看,蔚来应该把用于服务的钱投入到研发中,但从一开始,研发就不是这家公司的优势。在蔚来的高管团队中,具有具备研发背景的少之又少,这与特斯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值得欣慰的是,蔚来的短板正在被迅速“补强”。

2020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营收37.19亿元,汽车销售收入34.86亿元;其毛利率大幅转正,汽车销售毛利率9.7%,综合毛利率8.4%;而经营性亏损11.60亿元,同比大幅收窄64%。与此同时,高达111.68亿元的现金储备,在为用户服务、核心技术研发提供长远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日趋庞大的用户基数,全力保障各类服务有条不紊地运转,尤其是补能体验的不下降,则是蔚来接下来最需发力的重心。

其实,不仅仅是蔚来汽车,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何把控服务与产品间的平衡,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蔚来一直不走寻常路,从三分钟换电模式、电池租赁、NIO社区、包括赴美上市等新奇的玩法,让其成为为业内吃螃蟹的第一人。但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用户体验能不能转化为销量的方式还有待观察。

毕竟,用户今天的拥护,并不决定明天的蔚来。

#11-20万#纯电动#蔚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