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欧洲第二波疫情暴发 多国“封城”有用吗?

2020-11-02新闻14

随着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当地时间10月31日宣布从11月5日起英格兰地区将开始为期近一个月的第二次全面封锁,欧洲主要国家基本都采取了“封城”的措施来应对愈演愈烈的新冠第二波大暴发。区别于欧洲多数国家对疫情严重区域的“封城”措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实施的是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全国“封城”,也即“封国”的措施。

欧洲会全面陷入新冠第二波大暴发并没有完全超出预料。在欧洲新冠第一波暴发时,由于各国均采取了“封城”等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在五月中下旬之后,各国新冠疫情相比较于“封城”之前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譬如,在5月25日,法国的当日新增病例是31例、德国是289例、西班牙是286例。然而,欧洲各国随着新冠疫情暴发的缓解,各国政府均放松了疫情的“封闭”措施,各类人群聚集的集体活动逐步恢复正常。譬如,欧洲各国的足球联赛于5月底或6月初得以重启,甚至跨国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也恢复进行了。

欧洲各国普遍重启经济、社会运行时,新冠疫情虽得到了较大缓解,然而并没有完全控制。随着经济重启、跨区域流动的增大,特别是由于北半球秋冬季的来临后新冠病毒传播因气温降低重新变得活跃,欧洲各国新冠疫情自八月中下旬开始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反弹。然而,面对第二波的疫情反弹,各国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普遍都不太重视,并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进而,新冠疫情在欧洲呈现大暴发的状况和各国政府又被迫重新“封城”。

对于欧洲各国政府在第一波新冠暴发时采取的“封城”措施,公众普遍是赞同和认可的。然而,面对各国政府的第二次“封城”,在多个欧洲国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甚至出现了与政府武装力量的对抗。我认为之所以出现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各国公众对于政府在新冠疫情防控不力的失望所导致的。对于政府没有防控住第一波新冠疫情,公众可以谅解;但未能防控住第二波疫情,公众对政府必然会产生失望和愤怒。事实上,各国政府均试图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之间寻找平衡点。伴随着疫情防控压力的下降,各国政府均较为草率地进行了复工复产。

然而,从世界各国疫情防控的经验来看,新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间应该是没有平衡点的。美国新冠疫情一直处于第一波大暴发阶段的教训应足以让欧洲国家保持警惕。唯有在新冠疫情完全控制的前提下,方可以复工复产;否则,新冠疫情必定会出现反弹;疫情反弹再重新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必然会引起公众对政府的失望。

欧洲新冠疫情第二波暴发、重新“封城”以及各国公众对重新“封城”的抗议,应该讲是完全可以预测到的。至于欧洲各国再度“封城”能不能起到抑制疫情暴发的效果,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公众游行示威等群体活动不可避免抵消一部分抑制效果,但只要各国政府严格实施“封城”措施,新冠疫情一定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

世界各国新冠疫情防控的既定经验已揭示出,“封城”是应对新冠疫情暴发最有效果的举措。对于欧洲各国的新冠疫情防控而言,除了“封城”之外,也理应需要一系列必需的配套策略。在“封城”的前提下,开展大面积的人群核酸检测,以及采取必要的对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强制隔离等措施,将不仅可显著提高疫情防控的效果,也必将缩短“封城”的时间。与此同时,相比较于“封城”,大面积人群核酸检测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对于公众而言,更是政府应对新冠大暴发的“主动”和“积极”的防控举措,更容易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

综上所述,欧洲新冠陷入第二波大暴发、各国政府普遍被迫采取“封城”的举措,均与各国政府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着重大的关联。欧洲各国采取的“封城”措施必定对新冠疫情具有较大程度的抑制效果。与此同时,各国的“封城”策略理应进一步完善。譬如,一些欧洲国家依然没有封闭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除了简单的“封城”之外,应当同步采取大面积的人群核酸检测等配套举措,以期尽快和彻底地消灭新冠疫情。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赵歆 郝苗苗)

#新冠肺炎_国际#封城#疫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