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跨越」转型旌旗奋 岐山满眼春

2020-11-03新闻14

金秋时节,云淡天高。岐山之下,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栗,赣湘边重要枢纽、长株潭城市群重要节点。门庭繁茂的杨岐祖庭,留下无数僧侣“跑江湖”的美丽传说;114年前在上栗爆发的萍浏醴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重大预演。

上栗,享誉全球的“中国鞭炮烟花之乡”。千年传承,赋予对话世界的荣耀。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调整,花炮产值税收急剧下降,给县域发展、百姓就业带来全新挑战。

“传统花炮产业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转型势在必行。要突出抓好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平台建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2016年11月,刘奇同志在上栗视察时如是强调。

“要发挥毗邻湖南的区位优势,借助湘赣合作试验区平台作用,积极打造长株潭技术成果转化区和产业协作配套区,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8年9月,易炼红同志在上栗视察时勉励借势转型。

4年间,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多次深入上栗,亲自布置转型课题;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倾尽所能助力上栗动能换挡。

赣湘合作产业园从蓝图变实景,工业园企业从31家增至112家,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第一、新增“四上”企业全市第一,园区排名从全省95名跃升至29名,花炮税收占比下降到12.49%,彰显产业转型成效、见证实干担当。

19个省级贫困村如期退出,全县3000余户贫困户精准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44%下降到0.18%以下,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14333元。全面小康完美“交卷”,诠释贴心为民;城乡设施更新换代,公共文明指数实地测评省标第一,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先进单位,彰显城乡建设品质和乡村活力……

“你们这里有好的开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产业转型有一个过程,难就难在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成功经验,一定要自始至终、一抓到底,取得最后胜利。”2020年8月,省委书记刘奇再次来到上栗,对上栗的转型发展给予肯定。

肯定,是鼓励,更是鞭策。用汗水浇灌事业,用实干筑梦未来,上栗以转型蹚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

(一)思变

“萍乡为什么要变?变成什么样?怎么实现变?唯有奋发图强,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丙申金秋,“萍乡三问”拉开嬗变大幕。

在影响深远的“时代大考”中,上栗怎样“交卷”?产业发展、城乡环境、交通区位、干群面貌的“画像”,让干群在优势与差距间,进行系统思辨。

转型往哪转、园区怎么建、花炮怎么办?设施有哪些短板、城市怎么建出品味、乡村怎么留住乡愁?脱贫攻坚怎么抓、基层“堡垒”怎么强、什么作风支撑“新跨越”?去粗取精的调研、由表及里探讨,量身出台“一二四五六三”发展思路,成为行动指南。

思路再好,要靠落实。思想不变,原地打转。城乡大讨论,带来观念大碰撞。密集学习考察,开阔干群眼界。井冈山上追思,激荡传承红色基因的赤子情怀。“是英雄是好汉,大变样路上比比看”的催阵战鼓,让比拼劲头迸发。

“走好长征新路·续写时代荣光”,唱出步调一致、负重前行的奋进强音。“向上向上、自立自强、开明开放、求新求变”的“上栗精神”,精准定位“精神坐标”。发自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成为激励干群奋进的源动力。

全域嬗变,干部作风要先变。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和“廉洁萍乡”建设为契机,每年预算1620万元用于村级班子绩效考核,并拿出200万元奖励4类20个“红旗党支部”,有效激发村级组织干事创业激情。强力整治“怕慢假庸散”,打造163个村(社区)廉洁平台,建立小微权力清单,选聘507名党员群众担任“村务监督员”,推动监督向村组延伸。

坚持拜人民为师,与群众商量。结合深化和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 15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156个行政村担任“包村长”,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推动落实,助力组织振兴。

创新推出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组屋场为阵地、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屋场贴心会”。党员干部用7000余场次的“屋场贴心会”,宣讲政策、分析形势、征集意见,解决实际问题4000余个。

疫情来袭,干部在一线当好主心骨。洪水来袭,干部在一线筑起生命堤坝。脱贫攻坚,干部是“答卷人”……一场场“贴心会”、一件件“贴心事”、一批批“贴心人”,汇聚起跨越转型的磅礴力量。

(二)聚变

2020年9月24日,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成绩揭晓。上栗县以77.1分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省第29名,连续3年位列全市县区工业园之首。

从全省的第95名,到35名、34名,再到29名,上栗工业园一年一个台阶,冲进全省第一方阵。一年一个台阶的背后,是面对不利局面的沉着应变。

产业政策调整,环保政策升级,大型城市、小型县市处处禁限放,让上栗花炮人齐呼“凛冬已至”。不愿沉沦的上栗人民,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发挥赣湘边区域合作交流发起县区的先行优势,奋力在赣湘区域合作中实现转型突围。

县党政代表团11次赴湖南浏阳、醴陵等地对接,推动39个区域合作协议落实。在毗邻湖南浏阳的金山镇,率先建设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赣湘合作产业园,开启了产业互补的序章。

人民不会忘记,15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上栗为筑强园区平台而付出的努力:远至宁波大榭岛、河北固安,近至醴陵高铁新区、浏阳国家经开区,处处有上栗干部虚心学习的身影。

人民不会忘记,1500多个日日夜夜里,县乡村组四级干部群众为支持产业转型而付出的努力:征地干部早出晚归,建设工人雨天当作晴天干。干群以支持项目建设为荣、以支持经济发展为荣,让“静悄悄的拆迁”,成为了动人风景。

人民不会忘记,1500多个日日夜夜里,干群为推动招大引强付出的努力:北京、深圳、上海、浙江、长沙……县乡干部用前所未有的激情,用最贴心的服务、最感人的“拼抢精神”,让256个优质项目扎根上栗。

得益于干部的拼,总投资4亿元的亿丰伟业,成为赣湘园首家落户企业。

得益于干部的拼,来自湖南湘潭的伍子醉食品,最终选择了上栗。年产值超20亿元,用工超过5000余人,平均月工资约5000元,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实效回报。

得益于干部的拼,总投资20亿元的丰达兴、总投资22亿元的联锦成、总投资30亿元的宇柏林,纷纷在上栗建起PCB产业园。3个“2050”项目带来大批关联项目落地,让上栗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快速突破200亿。

得益于干部的拼,推动了鑫通机械、天奇汽配、科源冶金等龙头企业,与三一重工、蓝思科技、长沙比亚迪等知名湘企配套合作,让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迅猛扩张。鑫通机械产能扩大4倍,年产值超8亿元,纳税从2016年的1200万跃升至近5000万!

高恒新材料成为伯恩光学、欧菲光电合作伙伴,博大致远、众鑫光学成为蓝思科技供应商;拥有60余项发明专利的仁富电子,产品主供华为5G基站,落户上栗后产能翻番。

超联半导体90天投产,光美的、格力的订单就已排到2021年;从事摄像机电源生产的石安科技,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南美等27个国家;从事智能安防摄像机的联百胜科技,先后获评“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

10家电子信息企业发展为规上企业,10余个新项目等待三期标准厂房供房……短短两年,从零起步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上栗实现枝繁叶茂。

19家企业“腾笼换鸟”,37家湘企落地。38家电子信息产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纳税千万以上企业从13家发展至33家,让上栗告别“一业独大”,迎来“万紫千红”。

花炮税收的财税占比,从37.59%降至24.65%、12.49%。最直观的成效,彰显新兴产业的活力涌动!

(三)质变

7月17日晚20时,世界烟花大会“上栗之夜”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在花炮文化博览园内如期举行。2万余人现场观演,120余万人直播互动,扭转上栗仅能生产低端产品的印象。

绵绵千年产业,情系千家万户。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上栗花炮出路在何方?上栗县委、县政府旗帜鲜明作答:“做安、做强、做优,巩固花炮主产区主导地位”。

全力引导花炮企业走“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道路,愿留的扶持做大做强,愿退的全力扶持转产转业,开启了千年花炮的嬗变征程。

完成安监体制改革,花炮企业标准化建设全域覆盖。企业分类管理、百分制管理、“三色”预警,70多项新材料、新机械、新工艺的普及,行业本质安全显著提升。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慧安监”视频监控体系,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原材料大数据采购平台,推动成本直降和源头治安。

组建波波、环球等52家花炮集团,引进多家银行机构、担保公司进驻,为企业量身推出“财园信贷通”,累计提供26亿元金融支持。安源国家森林公园上栗片区、省级森林公园李畋公园的调规,土地办证的最惠政策,让企业轻装前行。

上栗花炮应该“走出去”!果断引进安智物流、波波物流专业公司,举办多场出口业务培训班,积极引导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闯荡世界。2020年1-8月,全县花炮出口达8.0028亿元,同比增长15.78%,与2016年同比增长52%!

连续举办3届纪念爆竹祖师李畋诞辰民俗祭祀活动,投资4亿余元建成花炮文化博览园。孽龙洞 “浪漫烟花雨”、盛鼎烟花牵手快乐武功山的“帐篷节”,让千年花炮大步向文化创意、节庆表演、旅游体验迈进。

瞄准长株潭地区庞大的消费市场,引导花炮退出企业发展肉兔、桑蚕、黑山羊等特色农业,拓宽退出企业转型门路。

在外打拼多年的李性全,利用退出企业厂房发展羽泉鸪兔,抢抓“泉之源”田园综合体建成契机,利用80亩退出企业厂房饲养伊拉兔,畅乘乡村旅游“快车”。

“老花炮”周洪源创办臻利合作社,带动9家花炮退出企业、20余户贫困户规模养殖肉兔;在花炮行业摸爬滚打20来年的吴育民,把天鹅出口花炮厂鞭炮生产线,改造成高山黑兔饲养厂,并利用边界优势办起兔文化体验馆。

在广东奋斗了20来年的黄世界,联合花炮退出企业主周辉等人,创办蚕丝宝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桑蚕养殖全域铺开……

87家退出企业的“二次创业”,盘活2800余栋花炮退出企业闲置厂房,让2.5万名群众就近重新上岗,让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达14333元。

进有方向、退有门路的上栗花炮,由表及里,实现质变!

(四)巨变

10月21日,全长17公里的X151公路,正式竣工通车。沿途群众自发燃放鞭炮,庆祝这一喜庆时刻。这条公路的通车,标志着总投资20亿元的公路PPP项目,全面完成。

赣湘通衢、两省四市八县交汇之地,让上栗成为枢纽。人多地少的县情、历史欠账较多的现状,也造就了“城不似城、乡不像乡”的囧境。大刀阔斧推进城乡建设,上栗全力建设联通赣湘的“港口”城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城乡发展,交通先行。投入30亿元,新建成城乡道路970公里,占全市新增里程的59%。渝长厦高铁上栗设站,杨宣公路、赣湘大道、中环北路、G319拓宽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桐木、福田高速出口全面通车,“七纵十横”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25户以上自然村落通水泥路,154个行政村100%通公交车,群众最直观地享受到发展红利。

县域发展,教育优先。把建强教育文化园作为“四园”重心,投资4亿元建成上栗中学胜利校区,整体搬迁28所学校,新建成公办幼儿园11所,改造109所薄弱学校、40个村级公办幼儿园、28个教学点,新建校舍5.9万平方米。大手笔投入,让上栗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目标奋进。

城市是窗口,是形象。坚持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并举,推动功能与品质提升。胜利南路、平安中路等12条道路的拉通,有效治理城区拥堵;绕城公路通车,让城区面积从9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改造提升李畋公园、大地红广场,建成栗江公园、栗子公园、花海广场等休闲公园,完成小街小巷“白改黑”51万平方米,新开发房地产面积198.9万平方米,让城市更具魅力。

美丽乡村,承载着乡恋乡愁。完成水利投资13.45亿元,栗水河、萍水河、福田河等主要流域的重点治理,有效提升农业灌溉能力、防洪抗灾能力。连续4年实施“乡镇六个一”工程,建成16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54个村级卫生室,完成3.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6个共10万亩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32.4万亩,新建成900余个新农村示范点,生态泉塘、红色斑竹、魅力幕冲等秀美乡村相继涌现。

生态文明关系千家万户。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保卫战,PM2.5下降至20微克每立方米,河流断面水质达省市考核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完成造林6.7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16.3万亩,整治废弃矿山4862.65亩。一处处乡村公园、森林公园,一处处由荒山变成的果园,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街道、新公园、新广场、新学校、新农村、新市民,见证利民之事,丝毫必兴!

赣湘合作带来产业蓬勃发展,园区排名连续4年跃升,新增规上企业占全市50%,连续3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屋场贴心会”3年3上央视新闻联播,公共文明指数实地测评省标第一,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全省第八,全省全列、全市唯一的“五型政府”示范县……一串串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借势而进、埋头苦干的作为,更是顺势有为、厚积薄发的喷薄。

踏遍青山人未老,赶超奋进风景独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52万上栗人民正以全新成绩,向党的“首个百年目标”,隆重献礼!

#刘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