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附属三院为“三高”人群支招

2020-11-03新闻19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该如何有效防治呢?近日,《鹤城晚报》记者董野走进我院,就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这一话题,对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专家进行采访,来看看我院专家是如何为“三高”人群支招的。

10月16日《鹤城晚报》第5版刊发了题为《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附属三院为“三高”人群支招》的报道。

原文如下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附属三院为“三高”人群支招

国庆节之后,天气骤寒,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秋冬季节的寒暖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秋冬季节人们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但真正应防范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如果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方面粗心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因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医生来支招。

10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一科病房内看到,77岁的宋阿姨因为气温骤降,导致其血压升高,并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接受治疗。“我母亲的病就是因天气忽冷忽热,血压升高导致的。10月8日吃完晚饭后,她出现呕吐的症状,给她量完血压后,高压已经达到了250mmHg,低压是110mmHg,家人紧急拨打‘120’将她送往医院救治。经过这几天的治疗,目前母亲状态良好,血压也已经平稳到高压150mmHg、低压80mmHg。”宋阿姨女儿说道。记者发现,目前心内一科病房的患者非常多。一到秋冬季,这里的患者就会激增,病床经常是一床难求,那么秋冬季人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医师杨莉莉介绍,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转冷之后病人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由于天气干燥,病人的血液也处于高浓状态。从现在心内科接诊量,在这个阶段接诊病人非常多,多数是高血压病人。该如何预防,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饮水、多运动,但是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选择在傍晚锻炼。其次,病人要监测好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一旦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胸闷也是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心绞痛字面上虽然有痛,但是出现胸闷的时候未表现出痛的症状,胸闷也是短暂的,可能站一会儿就会好,这往往是在提示心血管狭窄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也是高危信号,如果不重视很有可能会出现心梗。”杨莉莉说道。

如今工作忙、精神压力大、应酬多,血压也容易波动,尤其是在秋冬交替的时节,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大量增加。记者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六科看到,这里的患者非常多,每天就诊量都要在100多人,较平时多了七八倍。记者向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六科副主任医师任占军了解到,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是一个概念,都是以血管损害为主,发病的年龄以50—60岁以后的老年人居多,尤其是春季和秋季冷热交替的时候发病率偏高,其主要原因是季节变化的时候血管出现收缩。所以季节变化时市民应注意保暖,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用盐高、油腻的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如果出现头晕和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的时候,患者家属在监测血压的同时,切勿着急给患者服用降压药,一定要让患者安静平躺下来,再拨打“120”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据统计,我国每年秋冬季节交替的10月、11月是脑梗、脑出血、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附属三院专家要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提个醒,一定要注意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安然度过漫长的秋冬季节。

#三高人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