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当隐私频频泄露你们还能信任用人脸识别技术吗?

2020-11-04新闻21

从密码输入到人脸识别,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世界我们都需要一把“钥匙”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通行码。想必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都习惯了密码输入与指纹解锁的方式,但是自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研究与广泛推广和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人们开启了人脸识别的时代,各种安全隐患也迎面而来。

人们购物时需要用刷脸支付、用手机时刷脸解锁、乘坐高铁和过安检时需要刷脸进站,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逐渐普及与其方便性,被越来越多的地方使用,也慢慢被人们接受。可是根据一份《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出九成受访者均使用过人脸识别技术,其中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甚至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遭受到信息泄露并且财产受到侵害。这并不仅仅是由于个人失误造成的个别现象,受害者群体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最近警方的两起案件调查中还是给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不法分子在多个平台盗取人脸信息倒卖,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那么人们就会不禁思考,当技术还没有完全保障安全性的情况下,我们目前还能不能信任它?

在之前的文章《人脸识别是否具有安全隐患?》中有提到过对于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并不是完全安全,有些手机由于光线、角度等问题可能被技术破解,那些较为低端型号的手机解锁系统仍然存在漏洞,但苹果系统安全性会大于一些安卓系统。

当前通过照片、3D打印面具等一些低成本的技术手段还是能将部分手机的解锁功能破解,对于复杂的人脸识别需要采集的数据点更多,而手机支付的过程比起手机屏幕解锁安全性也更高一点。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在技术升级方面还离不开海量的数据和测试,目前研究出的活体检测技术和信息脱敏会为人脸识别技术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用近红外可以采集到人脸信息中的温度、识别心跳与一系列变化去判断收集到的究竟是照片、视频还是面具。

其实在大部分市民的心目中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优势会大于一些劣势,不法分子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心怀怪胎的人终究逃不过法网。相信如果人脸识别技术日趋成熟、市民遵纪守法、警方加大管控力度三管齐下,人们大部分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这些新技术的。

人脸识别是否具有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验证真的好吗?

#AI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