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柳江区法院践行“枫桥经验”构建多元化解柳江模式

2020-11-04新闻4

近年来,柳江区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优化解决纠纷资源配置,构建立、审、执全方位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切实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2020以来,该院通过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02件次。

一、以点带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一村一法官,服务乡村法治建设。柳江法院结合辖区面积较大,群众法律素养较低,为更好的服务乡村法治建设,今年4月以来,该院积极开展“一村一法官”活动,将法庭设在群众家门口。在辖区内经济发展迅速、矛盾纠纷复杂的村屯设立“一村一法官”工作室,选派骨干法官入驻,利用法官熟悉法律、善于应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的特产,通过普法宣传、指导人民调解、落实便民司法措施、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主动服务广大乡村群众,提高村屯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引导群众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处理好相邻纠纷、土地承包纠纷等。同时,通过定点摸排,及与乡村干部联动,及时了解、掌握、排查基层社会中潜在的纠纷情况和矛盾隐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当前已在辖区12个村屯完成“一村一法官”工作室的设立,32名法官和36名法官助理深入到辖区村屯,开展普法宣传,排查纠纷隐患,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实现司法助推乡村稳定、振兴乡村的目的。

穿山法庭在穿山村设立“一村一法官”工作室

一庭一中心,提升基层法治水平。依托人民法庭建设,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将诉前引导、诉中指引、诉后疏导贯穿全过程。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村委干部的法律知道,从源头上促进诉前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高标准建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新型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调对接窗口,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完备的诉讼服务,尽可能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解决。建立法庭工作网格群,与地方党委、妇联、村委等互联互通,构建调处矛盾纠纷联网联动,妥善调处家事矛盾纠纷、相邻纠纷等,避免纠纷扩大化、刑事化,维护地方社会稳定,推动和谐乡村建设。

在法官调解下,因疫情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得以解决,并当庭给付

一案一方案,纠纷解决有良方。结合辖区案件特点,重点突破。近年来,柳江区家事纠纷案件多发,影响社会稳定基石。柳江区法院主动将家事审判改革的触角延伸至人民法庭,将心理咨询师、特邀家事调解员等引入到乡村家事案件的处理中。对在家事纠纷中遭受心理创伤的当事人及亲属进行心理疏导,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当事人发放人身安全保护令,对缺乏父母关爱的未成年儿童进行随访观察等,针对个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纠纷解决方案,努力实现“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进一步做好服判息诉工作,避免司法案件转化为群体事件,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心理咨询师为离婚纠纷案件中的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疏导

二、瞄准多元化解,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部门联动调解机制。依托党委的支持,大力推进“大调解”体系建立,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联动调解机制,紧密联系公安、司法所、民政、妇联等部门,共同签订多元解纷合作协议,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法律服务和纠纷化解平台,通过定期召开联动部门联系会议等,让相关部门参与到诉前、诉中、诉后每个环节,形成矛盾纠纷的合力。此外,依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社会综治网格资源的基础上,选聘5名人民调查员、13名人民调解员、4名心理疏导员组建成调解“三员”队伍,形成横向整合政法、综治部门力量,纵向健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构建综合交错全覆盖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将“大调解”格局的触角深入每个村镇,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可化解。2019年以来,柳江区法院通过联动机制,成功化解涉农民工劳资矛盾纠纷、相邻矛盾纠纷等各类纠纷421件,有力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百朋人民法庭与司法所联动对家事案件进行调解

信访合力化解机制。加强对案件风险的评估,以及对重大、敏感案件的动态监管,对案件审理及纠纷排查工作中发现的信访隐患,要及时予以处置,并通报辖区的党政部门。辖区党政部门在遇到信访、涉诉事件时,也及时指引当事人以诉讼方式解决,或邀请法院提前介入,共同研究对策,合理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密切关注涉及民生,影响面广,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引起系列诉讼案件的商品房买卖纠纷等,及时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法律释明和疏导工作,及时互通信息与文通联动,提前采取针对性和预防性措施,制定化解方案,确保辖区总体稳定。

韦贵志法官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案后回访

案件分流工作模式。不断完善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模式,实现疑难案件精细审,简单案件快审快结。面对连年增长的诉讼案件,柳江法院主动作为,组建诉前调解团队、速裁团队,对有调解可能、有调解意愿、有调解思路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调解不成的,实行繁简分流。由速裁团队对简案进行集约化管理,做到快速立案、快速开庭、快速审结,提高审判效率,缩短诉讼的时间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案多人少矛盾,有效优化司法资源,促进司法公正,减少群众诉讼成本,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强化科技应用,为调处纠纷注入新动力

推进诉讼服务中心两个“一站式”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网上立案、缴费、调解、开庭、电子送达等功能,依托“一站式送达中心”,完成送达4166件次,其中电子送达765件次,送达到位率93.9%,平均送达时长缩短至5.8天,有效提升案件审判效率。此外,依托“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智能分案排期工作,构建全院大排期工作机制,减轻审判业务部门事务性工作,集中优势审判资源审理案件,提升案件审判效率。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努力实现“一次办好”各类诉讼事务,推进跨域立案,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受理网上立案申请860件次,通过申请696件次,让群众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司法服务。

“一站式送达中心”实现集约化、高效送达

强化互联网+建设。开通“移动微法院”、“智慧柳江”APP,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庭审,实现异地开庭、网络开庭,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同时,免去外出务工人员来回奔波之苦,减轻诉讼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打造“科技巡回法庭”,将现代化、标准化庭审带入乡村,让案件审理不出村,矛盾纠纷就地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此外,继续深化庭审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2020年上半年,直播庭审690场次,公开裁判文书2475份,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新媒体建设,利用官方微信、抖音等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典型案例和普法知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戴京 王禹胜)

三都人民法庭到村中巡回审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

疫情期间,法官利用“云间法庭”实现互联网开庭

#新冠肺炎_社会#纠纷#矛盾纠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