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对比主流SLG手游沙盘玩法《鸿图之下》全方位占优?

2020-11-04新闻10

沙盘作为策略型游戏的玩法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随着近年来策略游戏的高速发展与成熟,“沙盘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尤其是《三国志战略版》更是被指与《率土之滨》沙盘玩法高度相似。在这种策略手游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腾讯推出了一款沙盘战略手游《鸿图之下》,最初还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款大差不差的三国策略手游,但亲身体验之后有所改观,单以沙盘玩法来看,《鸿图之下》走上了一条与《率土之滨》、《三国志战略版》截然不同的道路。

沙盘面积之比

说到沙盘,必须先对比下目前主流三国策略手游的沙盘面积。《率土之滨》开测之时宣传为225万地格,后版本升级为400万地格;《三国志战略版》官方未注明地格数量,但与《率土之滨》沙盘相似,暂且也归为400万地格;而《鸿图之下》的宣传也是400万地格,粗看之下这三款游戏都是一样的400万地格,实际体验下来你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率土之滨》正方形地格

《率土之滨》与《三国志战略版》的地格均采用正方形的形状,受限于引擎与技术,为了保证每一地格的清晰度,设计了较大的地格面积;《鸿图之下》则设计为六边形的形状,得益于虚幻4的强大表现力和物理引擎,即使地格面积缩小也能清晰可见,所以每一地格占地面积较小。面积的不同代表着相同的地图下《鸿图之下》的地格数量要比《率土之滨》

与《三国志战略版》多出不少,在沙盘面积上《鸿图之下》胜出一回合。

《三国志战略版》正方形地格

《鸿图之下》六边形地格

沙盘真实度对比

上文说道《鸿图之下》的虚幻4引擎,这就不得不对比下三者的沙盘真实度。虚幻4的强大毋庸置疑,地格与地格之间衔接自然连为一体,看不到地格之间的分割线,天气系统的运行也很逼真,能看到风拂过树叶各种植被随风摇动的场景;相比之下,《率土之滨》的沙盘表现其次,有简单的天气系统展现,地格之间也无明显的分割线;《三国志战略版》的沙盘表现力最差,设置了简单的天气效果,但地格之间界限分明,地格内部贴图严重,以石料地格为例地图拉远也非常模糊,粮食地格的动物会移动算是做的不错的细节,整体给玩家的沉浸感最差。

《鸿图之下》雪景地图

《率土之滨》晴天地图

《三国志战略版》晴天地图

沙盘玩法对比

说完沙盘面积与沙盘真实度,说一说最重要的沙盘玩法的区别。三款游戏都以争霸天下为目标,玩家会在沙盘中频繁进攻有主或者无主的地格,这一方面谁能提供更多的便利细节、策略玩家就更能赢得玩家的喜爱。

细节设定方面,《率土之滨》最为硬核(非常考验玩家耐心),右上角的小地图非常不清晰与简陋,于地图作战帮助甚微;《三国志战略版》设定略胜一筹,左下方新增了地图功能,可以直观看到附件主城建筑与邻郡的发展情况,对于玩家地图战略有一定帮助;《鸿图之下》设定的最为详细,右上角设置了相当多实用的功能,比如可以一键开关附近地格等级、 可以搜索附近粮仓粮田等地格、大地图可查看目前所有州郡......

《率土之滨》小地图

《三国志战略版》地图

《鸿图之下》一键显示附近地格等级

沙盘玩法设定上,相比《率土之滨》、《三国志战略版》的传统设定(武将实力对拼),《鸿图之下》玩的最“嗨”,天气系统带来的强力加成会让玩家仔细谋划进攻时间与武将阵容,谋略技系统可以让玩家伪装成地格伺机而动,把影响战争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全交给玩家来抉择,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沙盘战役的策略性。更有趣的是,《鸿图之下》抛弃了《率土之滨》与《三国志战略版》的接地设定,主城、要塞和箭塔均可提供占领范围,玩家只要在可攻占范围内,不必进行铺路即可出军,节省了大量时间。

《鸿图之下》战斗场景

总结

无论是沙盘面积、沙盘真实度还是沙盘玩法上来说,《鸿图之下》都有异于目前的主流三国策略手游《率土之滨》与《三国志战略版》,且相关的设计更有利于游玩体验,无论你是策略游戏老玩家还是萌新,都能在《鸿图之下》里找到感兴趣的玩法和乐趣,是值得一试的策略手游。

#率土之滨#三国志#手机游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