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蒲城县:92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

2020-11-05新闻15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 记者 郭艳

深秋时节,行走在蒲城大地,蔚蓝的天空云卷云舒,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扶贫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在这里,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一个个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见效,全面小康梦正逐步变为现实。

“近年来,我们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整体工作,系统谋划推动了贫困户脱贫与非贫困户增收致富、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与村干部带贫致富作用发挥、乡村文明与村级治理效能提升、一二三产全方位推进等六方面工作,精准施策发力,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实现贫困县高质量‘摘帽’。”

11月4日,我市“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蒲城专场发布时,蒲城县委副书记张峰通过一组组数据晒出脱贫成绩单:目前全县119个贫困村、26026户92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2%。269个村的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清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的村突破100万元,10多万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中增收致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280元增长到2019年的9717元,增长196%,年均增幅39%,比同期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30个百分点。

组织体系集成了动力。蒲城县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协调顺畅的运行体制和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行业部门推进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坚强的组织指挥体系、协同作战体系、督查考核体系等,构建了“三级书记”抓脱贫、全体县级领导包联到镇、机关单位选派干部驻村、所有贫困户落实帮扶的工作格局。

政策体系引擎了动力。各项扶贫政策“精准滴灌”,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资金精准到户到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5万人次,为96名适龄儿童“送教上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989名家庭签约医生实现16415名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全覆盖。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32亿元,涉及8381户,获贷率达36.6%。就业扶贫采取“点对点”劳务输出、企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实现5011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动态清零。完成危房改造1802户,新建成4个集中安置点,1205户群众搬入新居,旧宅基地腾退拆除率达100%,同步建成5个社区工厂,使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投入体系提供了动力。累计投入资金17.4亿元,其中针对困扰镇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问题,变过去涉农资金“拨款”为“投资”,共整合资金12亿多元投资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成22个“联合党委+”产业基地、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促进了主导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投入4亿多元,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县269个行政村的通村路和巷道“三化”改造提升,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到100%。完成供水管网改造725千米,农户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9%、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完成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提升,动力电通村率、电力入户率均达100%;建成卫生厕所11.01万座,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产业体系给足了动力。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创新实施“村党组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党委+”产业基地“两种模式”,全县建成269个“村党组织+”产业点、22个“联合党委+”产业基地,培育形成金银花、奶山羊、食用菌等特色扶贫产业,带动酥梨、设施瓜菜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全县共种植金银花5万多亩,建成食用菌大棚1130座,奶山羊存栏达8.6万只,酥梨面积突破27万亩,设施西甜瓜发展到17万亩。

品牌体系增强了动力。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打响优势品牌,做实消费扶贫。以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扶持创业,打出“组合拳”,构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涉农企业产品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在全国扶贫产品“832平台”推出蒲城78种名优农特产品,建成线上线下专馆10个、专区5个、专柜8个。先后举办西甜瓜促销大会、消费扶贫展销推介、国庆期间购买消费扶贫产品免旅游门票等活动,组织开展电商直播促销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扶贫产品销售额5.66亿元,扶贫产品产销两旺。

分配体系释放了动力。围绕用好产业收益、激发发展动力、提升治理效能,在全县农村推广“两项改革”。一个是在体制上,试点推行“村、社合一”模式,即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一套班子、三块牌子”,进一步明晰村“两委”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责任,健全了管理体制。另一个是在机制上,村级产业收益按照“5:2:2: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50%的收益资金用于贫困户分红及村集体经济积累;20%的资金用于全体村民进行分红;20%的资金,与“村规民约”等村级管理工作相结合,综合进行考核奖惩,所扣罚资金用于奖励评选的“星级户”;10%的资金作为对村干部的考核奖励基金,调动村“两委”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两个模式”“两项改革”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入选全省推广的产业扶贫20个典型案例。

内在体系催生了动力。把扶志、扶智、扶技作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召开脱贫表彰会、举办扶贫文艺展演,有效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年来评创的225个“星级村”、23470个“星级户”,在产业兴旺、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引领效应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面对全县农户扎实开展4次“问卷大调查、入户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酥梨试验站、特色产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作用,定期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培训,组建16个专业农技服务队全程加强跟踪服务和技术支撑,切实增强群众发展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可度达到97.7%。

参与体系汇聚了动力。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人民医院、国企合力团等构建“3+X”帮扶体系。累计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8075万元,实施项目75个,打造金银花园区11个,设施西甜瓜园区10个,食用菌园区10个,奶山羊养殖园区6个,共建苏陕扶贫车间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14人,有效带动3407户10785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国企合力团建成3个产业点,带动贫困户583户,拉动就业11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辖所有二级院校与蒲城县20所中小学结对,深入开展“一院一校教育帮扶行动”,实施完成教育、电商、党建等一批扶贫项目。

保障体系增添了动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五项长效机制(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稳定增收和带贫益贫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运营管护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长效机制)。强化对脱贫监测户、非建档立卡边缘户的后续帮扶,设立300万元专项防贫保险金,及时救助返贫的贫困户,以及可能致贫的非贫困户。同步构建以村民小组长为基础信息员,纵向到户、覆盖全县的网格化信息监测体系,重点对劳动力变化、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的家庭进行筛选预警。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安排,推动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华民族实现消减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已进入最后倒计时。“我们既有胜利可期的坚定信心,更有时不待我的现实紧迫。我们将保持攻坚态势,真正把‘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落实到每一天、每一项工作之中,体现在实际行动、实绩实效之上,奋力谱写蒲城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张峰话语铿锵,更充满信心。

#扶贫车间#就业#贫困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