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营养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癌”色变!

2020-11-05新闻14

原标题:营养 | 合理膳食让你不再谈“癌”色变!

肿瘤作为一种恶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谈“瘤”色变,恶性肿瘤是一种与营养、饮食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合理的膳食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并且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对患者给予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疾病死亡率。

内容速览

肿瘤与营养

合理营养是维持健康和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不合理的营养可以影响肿瘤发生的启动、促进以及进展的任一阶段,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各个营养素、每个食物之间都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营养与食物对肿瘤预防的影响应该从整体的膳食模式来进行评价。

1. 健康膳食模式

采用不同指南或建议来建立膳食质量指数来描述健康膳食模式,这些膳食指数越高,表明越遵循或越符合相关的指南或建议。

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可以降低各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2. 东方膳食模式(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

特点是“三低一高”:低热能、低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谷类、蔬果、大豆等植物性食物比例较高,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

3. 西方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

优质蛋白质的占比较高,该膳食能量高,含有大量的糖分、肉类和脂肪,引起超重和肥胖,因而增加相关癌症的患病风险。

4. 地中海膳食模式

富含水果和蔬菜,适量的肉类和奶制品,一些鱼和少量低度酒,以及丰富的未精炼橄榄油。

地中海膳食模式能有效控制体重,进而在预防相关癌症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5. 日本传统膳食模式

动植物食物的消费量较平衡,以少油、少盐、高海产品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基本符合营养要求,是公认的健康膳食模式之一,对结直肠癌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 素食模式

指不包括动物性食物的膳食模式,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可以预防全癌症的发生风险。

素食预防癌症发生可能与其增加更多有益成份摄入、减少红肉和工肉制品摄入以及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关。

不同情况下所需要的营养支持治疗

肿瘤类型多种多样,正确评定每个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筛选出具备营养治疗适应证的患者,才能及时给予治疗。

《白皮书》总结了九大不同部位的肿瘤疾病,抓住肿瘤部位不同所具有的营养代谢特点的不同,根据营养原则列举了每个部位肿瘤患者在不同情况下所需要的营养支持治疗建议和一些膳食处方,改善预后。

以肺癌为例,每个肺癌(LC)患者的营养需求量不同,半数患者有营养不良状况,给予营养充足的均衡饮食有利于患者的预后。饮食原则如下:

1. 均衡饮食进食足够量的瘦肉、鱼虾类水产、蛋、奶以补充蛋白质;增加蔬果类、豆类、坚果类和奶制品的摄入以增加钾、钙、镁摄入,尤其绿叶菜;多吃十字花科的植物,如菜 花、卷心菜;菌菇类食物,如木耳、香菇,均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抗癌细胞。

2.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此条原则适合胃肠功能差的患者,有些患者治疗后味觉会发生改变,在烹调时可以适当使用柠檬、香菇、糖、醋等天然调味品以改善患者的食欲。

3. 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维生素的绿色蔬菜或水果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有红心甜薯、胡萝卜、黄绿蔬菜、蛋黄、黄色水果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青椒、猕猴桃、柑橘、甘蓝、西红柿等富含天然维生素 E的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如麦胚芽、豆类、菠菜、蛋类

肿瘤患者营养误区

肿瘤患者适合吃什么?

对肿瘤治疗有帮助或者有害处的食物有哪些?一些食物的踩雷误区及谣言等等,本章节系统的讲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便可以注意的饮食注意事项,简单讲述两条众多肿瘤患者比较关心的误区:

1. 不吃饭能饿死肿瘤细胞吗?

不能。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都需要营养,饥饿时,正常细胞没有营养来源,肿瘤细胞逐渐消耗机体储备的营养,导致出现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

据报道,有40-80%的肿瘤患者有营养不良,有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2. 营养补充剂能防癌吗?

不能。营养补充剂是日常膳食的一种辅助手段,用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只是发挥辅助作用,不可替代药物。

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预防慢性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平衡膳食、充足锻炼、愉悦心情一个都不能少,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进行营养补充才是正确的方式。

盲目服用营养补充剂并不会达到预防癌症的目的,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营养支持是患者与肿瘤之间没有硝烟的战役,得之者兵强马壮,失之者祸起萧墙。

合理搭配膳食、均衡摄入营养,了解自己所需,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肿瘤,做自己的“营养师”。

*内容来源 《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白皮书(2020-2021)》

编辑 | Elva

校对 | Lei yuk_yan、Ying

#癌症肿瘤#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