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被贬潮州时写了一首七律,直追老杜

2020-11-05新闻9

原标题: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被贬潮州时写了一首七律,直追老杜

说起韩愈,大家会想到唐宋八大家、潮州、八仙过海中的韩湘子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句歌颂韩愈的词,来自宋代苏轼写的散文《潮州韩文公庙碑》,元佑七年三月,苏东坡接受了潮州知府的请求,为潮州重建韩愈庙所写的碑文。

众所周知,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仅仅就诗而言,韩愈在诗坛上的地位,与孟郊并称,开创了韩孟诗派。韩愈有一首诗,是他被贬潮州时所写的,这首诗被后人认为,直追老杜(杜甫)

杜甫的诗风,大多数都是沉重顿挫的,而韩愈的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也同样写得沉重顿挫。这首诗的题目,也能读出很多信息,“左迁”就是被贬,“蓝关”指的是长安蓝田县南,“侄孙湘”就是韩愈的侄孙,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

诗的题目,总结全诗简单翻译一下便是:因为被贬潮州,按照当时的法令,要即刻启程,限定时间离开长安城,所以韩愈匆匆忙忙走到了蓝田县南,在这里,韩湘赶来给韩愈送行。

来看看整首诗的内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来一一解读下这四句诗。

第一: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被贬潮州,原因是他的一封朝奏《谏迎佛骨表》,由于这篇奏章写得实在是太“狠”了,惹怒了唐宪宗。唐宪宗起初是要杀韩愈的,在名相斐度等人的劝解之下,唐宪宗稍微平息了怒火,只是贬韩愈到潮州。

按照大唐的政令,被贬就要即刻启程,是来不及带上家眷的,韩愈当时是一人先行出发到潮州。朝奏对应的是夕贬,九重天对应的是路八千。

第二: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事情的起因,颔联则表达作者自己的内心。为何韩愈要写《谏迎佛骨表》呢?是为“圣明除弊事”,韩愈的出发点是好的,他认为唐宪宗迎佛,无论于己,于朝廷社稷,都是不好的。后来唐宪宗明白了韩愈的苦心,选择了原谅他,他说韩愈“大是爱我,我岂不知,然愈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

“肯将衰朽惜残年”,指韩愈不惜一切,不顾自身,当时韩愈已经五十二岁了,自己难道还考虑这衰朽的老身?看到对圣明,对朝廷和社稷不好的事情,他一定要大胆站出来,说出来,不会选择明哲保身。

第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句诗开始写景,云横,雪拥,不仅仅写景,而且有象征意义在。这句诗,将景色写得厚重大气且沉郁,风格像极了杜甫和陆游。

韩愈被贬潮州,独自先启程,当时正值正月,大雪纷飞,他来到了蓝田县,大雪阻路,万里阴云笼罩着整个秦岭。

游子思家,开始远走他乡了,韩愈便发出家何在的感慨,这次被贬潮州,韩愈的家人随后也来到了潮州,令人感到可怜的是,韩愈年仅十二岁的爱女,病死途中。

第四: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有一篇悼文极其出名,写得感人肺腑,叫《祭十二郎文》,这里的十二郎,指的就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韩老成家族中排名第十二,早年过继给韩愈的长兄韩会。而韩老成的儿子,便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子。

韩湘子为长房长孙,已经帮着韩愈打理家族的事务了,韩湘子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千里迢迢赶来为韩愈送行。远离他乡,突然遇到了亲人的送行,这让韩愈百感交集,于是才有这篇传唱千古的诗作。

最后,整首诗以悲伤沉重的韵味结尾。“好收吾骨瘴江边”,当时岭南一代,瘴气横行,岭南以北的人们,觉得岭南一代不适合人居住,所以称岭南一代的江水,为瘴江。

到了潮州八个月,韩愈爱上了潮州,既来之,则安之,在当地兴办教育,学校,还除了潮州的鳄鱼之害,兴利除弊,为潮州做了很大的奉献。

潮州没有瘴江,而是有为韩愈改名的韩江。

#诗词歌赋#韩愈#潮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