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安次区推进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进社区

2020-11-06新闻12

来源:廊坊云报

廊坊日报讯“这些是厨余垃圾,扔到绿色垃圾箱,塑料袋属于可回收垃圾,应该放进蓝色垃圾桶,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要放到红色垃圾箱。”11月4日上午,安次区馨语星苑小区居民解其江和老伴将在家里已经分好类的垃圾拿到楼下的智能垃圾回收站,经过刷卡、分类投放后,老人的卡里又多了20余积分。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让资源得到再利用,又可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参与垃圾分类,还能让我们得到一点小小的回报,确实很不错!”说起小区里的智能垃圾回收站,解先生赞不绝口!

老人口中所说的智能垃圾回收站是安次区今年强势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7月开始,安次区专门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携手第三方服务公司在辖区江南水郡、馨视界、惠民等多个试点社区设置安装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投放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目的就是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安次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娟告诉记者,目前已在14个试点小区完成了862个普通垃圾分类回收箱和43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铺设。

到底什么是“智能垃圾分类模式”呢?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人杨洪伟向记者介绍,用户通过手机下载小程序或刷IC卡后,选择交投的可回收物种类,是饮料瓶还是纸板箱,还是织物或者电子产品,选择后机器会自动记录重量,计算价格后,将积分返还到用户的微信程序或者IC卡中,累积一定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或者提现。

在江南水郡小区,记者看到身穿蓝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将满桶的可回收垃圾装到蓝色回收车上。“我们可以从后台实时监测回收设备的状态,一旦满桶就会发出提醒信号,工作人员就会派出清运车辆,及时将桶内物品清走。”杨洪伟介绍,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依托当前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从垃圾分类宣传、投递、收集、清运、处理等方面着手,对垃圾分类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分类设备的投放记录、满桶记录、分布地图、清运记录、故障记录等,均可实现实时管理。

“用积分奖励模式激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回收、利用,这也是推进垃圾分类智慧化、科技化的一项创新尝试,最终达到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李娟说,接下来,安次区还将建成集配套分拣中心、分类大数据平台和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于一体的智能垃圾分类综合运营中心,让垃圾分类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

(记者 张欢 编辑 李雨颖)

#垃圾分类#智能#安次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