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报告》蓝皮书发布 上海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二

2020-11-06新闻13

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今天上午,《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报告》蓝皮书(2020)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蓝皮书重点聚焦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状况,对289个地级以上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指数进行了系统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状况持续改善,其中医疗卫生指数、经济保障指数、环境健康指数进步较快。

蓝皮书已连续发布4年,对比4年来的发展情况,医疗卫生指数的平均增长率达到约9.56%,在经济保障、公共服务、环境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卫生五个一级指标中居首位。其中,2020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的2.5人目标的城市有230个,较2019年增加了6个;2020年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达到《“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的3.14人目标的城市有80个 ,较2019年增加了20个;全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平均达到2.79人,高于世卫组织提出的每千人口应有2名护士的标准,虽然还没有达到《“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的3.14人目标,但进步较快,医护比倒置的局面逐年有较大改观。

“近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得到加强,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政府以最快速度与最小代价遏制了疫情的蔓延,这正是对我国制度体制优势与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佐证。”蓝皮书主编、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说。

根据今年的蓝皮书,北京的综合得分为78.09分,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高居健康生活排名的首位,而上海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二,稳居长三角第一。东部地区仍然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差距不大,西部边疆地区进步较快表现不俗。具体而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健康生活指数平均得分依次为61.03分、51.55分、50.70分,全国健康生活前50强城市中位于东部地区的高达33个,占总数的66%,位于中部地区的只有7个,占总数的14%,位于西部地区的有10个,占总数的2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西部地区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进步较快。

“上海长期注重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建设,在医疗卫生技术方面一直保持先进水平,已成为亚洲的医疗中心。在47个指标中,上海表现最亮眼的是公共卫生,面对此次疫情上海的抗“疫”响应速度和水平也验证了这一点。同时,上海的环境指数明显提升,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上海的蓝天更多,空气更好。”黄钢同时也指出,上海还需提升医疗人才,特别是在基层医疗人才需求方面仍需提升数量和质量,“这对于整个医疗的基本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网底作用。”

《中国城市健康生活报告》由上海健康医学院编写出版,旨在持续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生活及其改善状况。“构建科学的个人健康计划”论坛同时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卫健委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拥抱健康的生活。

#新冠肺炎_健康#健康生活#上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