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华期货携手云贵地区共筑扶贫路 扶贫春风度寒梅

2020-11-06新闻13

在我国西南边陲,“山高人不富、景美客不驻”,绿水青山难以转化为金山银山,因此这里的脱贫攻坚战艰巨繁复。南华期货通过持续多年的专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将扶贫春风拂向云贵大地的家家户户。

千里援边疆 初心终不负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俗称阿佤山区,拥有众多橡胶林,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驱车前往沧源县橡胶产区的道路并不平坦,狭窄的盘山公路崎岖蜿蜒,从临沧市区需要颠簸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南华期货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同仁一道深入老区进行了一次实地专题调研,了解到老区县农民依靠橡胶营生,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天气环境的不确定,以及近年橡胶价格的波动性影响,胶农的生活收入难以保障,常常依靠于政府的补助。沧源佤族自治县要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单纯依靠政府补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是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从沧源考察回来,南华期货深刻的知道必须设计一个关于橡胶价格的期权保险方案,来帮助胶农解决“靠天吃饭”的困境——胶农靠卖胶水来维持生计,然而只有当天气好时胶水才多,胶水多了卖的价钱却又少了。

在方案设计之初,南华期货考察了天然橡胶的农产品属性,关注到了天然橡胶价格的季节性问题。针对橡胶价格的波动性风险,南华期货探索通过“保险+期货”的产品模式来解决胶农的市场困境,根据胶农怕跌不怕涨的现实需求,最终设计形成了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下跌保险。通过前端胶农获赠的保险与后端基于保险的期货对接来建立价格风险“收集—聚合—传导—分散”的良性机制,真正形成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模式。同时考虑到胶农卖胶的周期性,在期权终端采用了亚式期权的结构,它采用每日收盘价的算数平均数作为结算价,此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期权成本,进而有效的节省单位保费,从而让项目资金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

南华期货一直以来都秉承着“精准扶贫的标语牌插多远,扶贫之路就能走多远”的扶贫理念,为贫困地区注入金融活水。从2017年至2019年,三年来,南华期货实现承保沧源橡胶共计11000吨,保费高达1032.2万元,权利金918.87万元,最终实现理赔金额1073.329万元,保险赔付率达103.98%,权利金赔付率高达116.81%,项目共计覆盖农户8603户,其中绝大多数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户均增收1247.62元。

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人口再返贫,同时形成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模式,2020年南华期货继续第四年依托“保险+期货”模式开展扶贫项目,覆盖4万亩橡胶林,4048户橡胶种植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2416人,涉及佤族、傣族少数民族2283人。南华期货希望通过充分利用期货衍生品的专业优势,深化产业扶贫工作,让“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深入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为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改革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提供宝贵的经验积累。

高考传捷报 公益显实效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民族中学是县里唯一高中,算是全州的“差校”。然而在2020高考中,南华期货资助的“南华甘霖班”的50名学生全部达本科线,一本达线40名,达线率80%,其中被中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25名,创造了县里多年来的高考好成绩。

2017年,南华期货发起成立了中国期货行业首个非公募公益基金--杭州甘霖助学基金会。在脱贫攻坚战中,杭州与黔东南州两个原本相隔千里的地方结缘,“手拉手”一起走。经过多次调研和考察,南华期货和甘霖基金会决定将第一个“南华甘霖班”设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2017年夏天,南华期货甘霖志愿者小组第一次来到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筹备第一届“南华甘霖班”。台江县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经济条件极其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人教育观念也较落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盛行,台江民族中学是全州成绩最差的一所中学。

翻越两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再步行经过狭窄陡峭的小道,南华志愿者们终于到达学生的家里进行实地家访,只见支离破碎的老房屋年久失修,下雨天可能还会漏水,裸露的电线盘根错节,孩子的书桌就是支在角落里的一块简易木板……最显眼的是一进门就映入眼帘的满墙奖状。

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悄悄地酝酿着自己的小小梦想,有的孩子想成为老师,改变家乡落后的局面;有的孩子想成为医生,治好亲人的病;有的孩子想走出大山,与在城市里打工的父母团聚……多么朴实的梦想,多么让人心酸的“花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下定了决心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南华期货将秉承开拓进取、回馈社会的企业责任感,努力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自此,南华人更加坚定了信念,努力帮助这些特优特困的孩子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完成学业。

被西南大学英语(公费师范生)专业录取的小芬同学难掩内心的喜悦,说到对未来的期许她兴奋地讲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公费师范生需要在大学毕业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任教,这也让她觉得非常期待。在杭州甘霖基金会的帮助下,她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她首先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然后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3年来,杭州甘霖基金会资助的146名甘霖生顺利完成高考,本科率达到99%。其中985/211达线40人,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本达线人数90人。

编辑:史言

#扶贫#高考#211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