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接地气:这样的宣讲多来几场

2020-11-06新闻14

为居民开展接地气宣讲。摄影:燕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没有讲桌讲稿,不分台上台下,只在小区里找一块干净空地,大家随意围坐在一起,一场宣讲,便像聊家常一样开始。这是11月4日,西宁市城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蒲公英宣讲队的首场亮相。

“家里有人得了大病,又没有钱治,怎么办?”宣讲队志愿者刘卫宏拿着自制的小牌子,将涉及民政救助的常见问题娓娓道来。作为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刘卫宏对政策很熟悉,为了这次宣讲,他专门制作了几个小牌子,讲到哪个问题,就举什么牌子,便于观众加深记忆。

“这支队伍突出的其实就是一个‘实’字,不需要高大上的场地,不搞长篇大论,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去讲。”城中区委党校副校长、蒲公英宣讲队负责人张永志介绍。

今年9月成立的蒲公英宣讲队,就是城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基层宣讲“沾土味儿”、接地气的新尝试。

当天,参与宣讲的11位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来自全中区各行各业。红十字志愿者带着医用模拟人,现场示范“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教育志愿者掰着手指,一条条细数中小学入学的注意事项……宣讲内容不仅涵盖丰富,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种宣讲挺好,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理论太多我听不懂。今天讲的急救、自制垃圾桶、中学入学的知识,对我都有用,我拿手机记录下来了。”小区居民于淑兰觉得,这样的宣讲可以多来几场。

17支专业服务队、220多支志愿服务分队、4000多名志愿者……自成立以来,城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直积极开展各类惠民服务,得到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如今,得力于扎实的队伍建设,城中区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服务方面力求新提升。接下来,这支“不念稿“的蒲公英宣讲队还将继续前行,走村入社,不断根据群众反馈,让宣讲内容更生动更实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