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厉学民:“锦心绣手” 攀登外科手术高峰

2020-11-06新闻14

“锦心绣手”

攀登外科手术高峰

不断挑战高难度,这是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主任厉学民的人生定义,也是同事和病人给予他最多的评价。从医30年,他主刀完成的各类手术早已过万例,让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在他的手术刀下,从来没有“退却”二字。而这份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奋战在临床一线,攻克肝胆胰外科手术领域的一道道难关,如今更是助力医院肝胆胰外科在全国同级别医院科室中占据领先优势,致力打造一个行业内的高地。

数十年雕琢 不断刷新手术纪录

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厉学民有着“锦心绣手”的美誉,备受认可的正是他对手术的精准掌控力。自1990年医科大学毕业后,厉学民在手术台上的时间不断递增,近两年更是每年要完成近600台手术。仅刚过去的10月,他就主刀完成71台手术,再次突破单月个人手术量。

大量的手术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众所周知,外科手术中的三四类大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要成为当中的好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每日上班,除了门诊和查房,厉学民大部分时间都在手术室中度过,最多的一天完成了7台手术。遇上时间长的,一台手术需要七八个小时,下午三四时吃午饭、晚上8点后回家是常有的事。

成千上万台手术,让厉学民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在不久前,他的手术操作登上了全国网络直播平台,演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被誉为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需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远端半胃、小肠起始段,并在腹腔镜下完成胰肠、胆肠、胃肠消化道重建,手术操作复杂且难度大。“2013年,我便开始尝试操作这类手术,当时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一次,厉学民创下了自己最好的纪录,用时4小时50分钟完成,术中没用一块纱条,出血小于50毫升。“整台手术一气呵成,非常流畅,展示了我们团队的实力。”

如今,厉学民担任了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微创诊治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委员、金华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等职,这些也是对他在这一领域业务能力的最好认可。

全心付出 为病人送去生存希望

长年累月地一心扑在手术台上,让厉学民的身体亮起红灯,他曾经因过度劳累导致肝功能异常。由于忙于治病救人,他依旧忍着身体不适坚守岗位。在一次做手术前,他感觉自己身体状态不佳,提前对助手说:“如果我倒下了,先顾好病人,别让手术中断。”虽然他坚持完成了这台手术,但此后便病发住院。可身体稍有好转,他便不时“溜号”去帮患者诊治。家人心疼他,劝他多休息,但他总是说:“很多患者的病情比我严重得多,时间上等不得,而且病人和家属那么信任我,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在病人们眼里,厉学民是真正把他们放在了心里。一些大手术结束后,这边病人刚回病房,他手术帽都没顾得上摘,就赶了过来,仔细嘱咐家属照顾病人的各个注意事项。其实,术后的注意事项,护士都会一一告知。可他说:“我自己吩咐过总归放心些。”不少跟他接触过的病人都为能遇到这样耐心细致的好医生庆幸不已。

他的全心付出,一次次为病情危重的病人送去生存希望。他冒着高风险,挽救过患有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炎、被当地医院放弃手术的91岁高龄病人;他曾切除过重达8斤左右的巨大肿瘤,为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患者解除危机;他20年来不断钻研腹腔镜微创技术,开展的多项新技术填补了金华市在相关领域的多项空白。这些年来,他更是将这些技术带到了基层,在多个基层医院开展当地的首例肝胆胰外科微创手术,让更多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提升技术 打造学科高地

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俞世安的带领下,在厉学民等专家团队的努力下,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发展迅速,已成为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学科、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加速康复外科示范中心、金华市医学重点学科,技术力量辐射整个浙中地区。目前,针对胆囊结石等疾病广泛开展的日间手术,便民的同时更是降低了医疗费用。

该学科还十分重视科学教学工作,获各类省市级科技成果10余项,是国家级普通外科学科专科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近年来,学科团队成员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手术视频在省级外科年会上多次滚动展播。

厉学民说,鉴于肝胆胰外科团队的综合实力已走在全省前列,他对未来信心满满。“我将继续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发挥微创的优势,更好地为浙中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患者服务。”

文字丨吴骞

编辑丨滕晔瑭

张琳:无悔奉献 护航女性健康

吕志刚:指尖上的光明守护者

孙志南:用爱为患儿撑起一片蓝天

不断挑战高难度

技术力量辐射浙中地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