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无“缠丝”,不成“功”——练太极缠丝功必知12要点!

2020-11-06新闻18

原标题:无“缠丝”,不成“功”——练太极缠丝功必知12要点!

常子轩老师浅谈“缠丝功法”特点笔录

缠丝功在陈式太极拳习练中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缠丝功。什么是缠丝功,太极拳的每一个单势练习都是缠丝功 ,练好缠丝功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

人体的各部位三节关系、三节的运动特点、各个三节本质的属性。

第二

要追求周身各部位的三节协调能力,但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并不是单一的协调。首先,要做到身法中正,其次是要做到三尖合一,眼神不可乱看,更不可低头。

第三

周身关节要松,肌肉要松,骨节要松,在缠丝劲运动中要找到它的运动轨迹线。拳法的运动讲究劲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它的运动出劲与收劲都与小指和大指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四

要做好单势的缠丝功,不是局部的运动,而是周身的相互协调运动。

在缠丝功的演练中,必须虚实分明、重心分明、裆劲的螺旋缠丝要点分明,更要明白手与足领劲的含义。

第五

练缠丝功身心要松。身心松,周身便能松,松就是活,松是落点也是起点,松是劲路转换的重要环节点。要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去找太极拳要求的含义。

第六

缠丝功有八法,即捧、捋、挤、按、採、挒、肘、靠。这八法是在太极拳单劲训练的缠丝功中处处都能表现出来的劲法特点。当然,这不是全部,仅仅是八个特点。在运动中去体会八个特点所构成的运动轨迹线,八个劲路的特点不是单一的,每个劲的组合最少有三个劲以上综合而成的。所以,要慢慢体会,慢慢研究。

第七

单势的缠丝功中都有“吞吐”二法,吞吐即是收放。所以,缠而吞,缠而吐,放即是收,收即是放。从中要体会它的转关与转角。吞吐也不是单一的吞,也不单一的吐,里面有奥妙所在。

第八

太极拳的缠丝功是周身上下协调的关系,不识裆劲则不识胯劲,不识胯劲则不识腰劲,一切密法在一个“松”字。而松字之中则另有学问,非明师心传口授而不能得。

第九

太极拳法即是心意之法,心明则拳明,心滞则拳滞。所以,缠丝之法其中还与人体的运动学、人类的智慧学有极大的关系。在缠丝中,人体的前后便有阴阳,而前面人体的机体部位能运动到能展现出来的为阳,人体身后的运动而展现不出来的,则需心意的转换方能完成。人体的平圆运动也有八个字来说明,即起、顶、撑、开、松、空、蓄、合,所以,太极拳法非常微妙,处处有缠丝,处处有拳法,无微不至。

第十

习练太极拳必须懂得拳法的用意,太极拳的每一微动都有它的精妙含义所在,须明师心传口授方能得其妙。依葫芦画瓢地去学习太极拳,终不能得其法。所以,在练习太极拳单势的缠丝功中,需明其理,知其意,方能达其道。

第十一

习练太极缠丝功,是为太极道法。缠丝功与心法的关系很大,所以,修炼太极拳有一定的难度,而大善就是一把金钥匙,要知道,“善”并非软弱,善字之间也有大文章,需明师给予解惑释疑。

第十二

第十二,习练太极拳需先有法而后无法,方是大道。虽无法实为有法,要知道自然而然并非随随便便。每见习练太极者多随心所欲,手舞足蹈,误把缠丝功法理解为随便划圈,还沾沾自喜,自觉已得太极精髓,孰不知与太极拳失之交臂、差之万里。

太极拳博大精深,修炼的层次各有心得,仅列以上几点,供拳友参考。

#健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