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宝可梦红绿》中竟藏有数十只废弃的精灵 因黑客破解才重见天日

2020-11-08新闻16

初代《宝可梦:红/绿》游戏中一共有多少只宝可梦?相信对于喜欢宝可梦的玩家来说,这无异于送分题一样简单:一共151只。即便是不熟悉游戏的"动画党",也能很轻松叫出它们熟悉的名字。在那个游戏设计师还在为卡带容量烦恼的年代,还有一段程序员为了不让自己设计的精灵被删除,特地将它作为一个BUG藏到了游戏中的趣闻。而那只传说的宝可梦就是我们熟悉的梦幻。

其实梦幻并不是唯一被“删掉”的宝可梦,根据宝可梦之父田尻智的采访,其实初代宝可梦原定会收录超过两百只宝可梦,只可惜最终忍痛割爱仅仅只保留下了151只。和幸运的梦幻以BUG的形式存在于游戏中不一样,更多的宝可梦似乎永远被埋藏在了那堆被删除的代码中。

这也引起了很多宝可梦爱好者的好奇,此前国外黑客Helix Chamber通过破解《宝可梦:红/绿》的试玩版数据,得到了那些隐藏在游戏文件中那些"被废弃"的宝可梦。Helix Chamber将他入手的资料按照宝可梦图鉴的顺序排列出来。或许因为某些原因让GF最终在游戏中删除了他们。而将这些被删除的宝可梦汇集起来,便成了下面这张表格。

初期设计稿的21号,是一只叫做ohmega的看起来十分眼熟的怪物。Helix Chamber认为它的原型应该是取自哥斯拉。

而图鉴编号31号的Gyaoon,Helix Chamber则猜测它的造型影响了在下一作《宝可梦:金/银》中登场班吉拉斯。或许当初因为工期紧或者容量有限,制作者们忍痛删去了这只十分帅气的宝可梦。

被废弃的宝可梦中"迷惑"的设计当属50号的Barunda了。因为无论怎么看它都是一个气球,玩家们猜测有可能是后来设计出同样是以气球为原型的胖丁取代了这个宝可梦。

图鉴编号52的看起来像是日本怪物"雪男"的迷之生物,或许灵感是从奥特曼系列中出现的怪兽"乌"来的。

和其他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相比,图鉴56号的看起来像是鹿的宝可梦直接就起名叫"deer(英文的鹿)"。可能因为太没特色太没存在感了,所以没能在精挑细选下进入初代151只宝可梦的大家庭。顺便一提,它极大可能是之后出现的惊角鹿的原型,虽然这位在游戏中也和被删去的前辈一样毫无存在感就是了。

图鉴编号61的Elephantko应该是以日本最长寿的大象hanako为原型设计的。Hana在日文中有"花"和"鼻"两种意思,而ko一般被中文翻译成"子"。这只有着长"鼻子"的雌性大象"花子"算是一个巧妙的同音梗。而这只以英文大象加"ko"作为名字的宝可梦,也很显然取自hanako。

图鉴编号63的Blottle和图鉴编号122的Pendraken,这两只外形的宝可梦都像是乌贼都应该是互为进化型的关系。至于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编号不相连以及为什么最后被删除,答案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图鉴编号79和80的宝可梦,因为GB的机能限制,初看让人不知道是鸟还是鱼的奇怪生物,应该也是由于辨识度不高才从正式版游戏中消失的。

和上面这位非鱼非鸟的兄弟遭遇相近,编号86和87的这颗怎么看都很奇怪的脑袋也最终被否决掉了。

凭借动画的出场和可爱的形象,可达鸭应该是很多玩家喜欢的宝可梦之一。而可达鸭在最初的版本中同样存在一个和现在所进化型完全不同的憨憨形象。但是这个形象实在是和可达鸭太像了,因为容量的限制,没有必要再出个类似的精灵占用宝贵的空间,最后可达鸭的进化型还是被替换成了更加帅气的哥达鸭。

长久以来,"可拉可拉的母亲是袋兽"都是很多玩家深信不疑的假说。通过分析初期设计的废案我们发现,这个假说多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论据:这只宝可梦不仅有可拉可拉进化型嘎啦嘎啦的外形,腹部还有和戴兽一样的袋子。

在初期设定中,还有能进行三段进化的老虎宝可梦和处于小火马和烈焰马之间中间形态的初期Puchicorn存在,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变不再展开。

当然,黑客Helix Chamber发现的珍贵资料还有游戏主人公的设定。拿着鞭子看起来像是马戏团成年人驯兽师的形象应该是由于过于"凶残"才在正式版中被改成了人畜无害的10岁小学生了吧。

游戏的初期LOGO也和现在大不相同。只不过看着这些设定,不禁让人感叹,还好当初没这些设计没被采用。否则现在的宝可梦或许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二十多年前的游戏,不仅仅是凝结了制作者们数不尽的创意,在落后的技术和有限的存储空间中,许多有趣的设定为了节省几个字节的空间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从游戏中删去。在试玩版中沉睡了数十年的这些宝可梦们,虽然是以"破解"的形式才能重见天日,相比那些设计出它们的游戏制作者还是会十分欣慰的吧。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在这么多在正式版游戏中被删除的宝可梦中哪一只是你最喜欢的呢?对这些宝可梦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吐槽的地方,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和讨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