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生下半场也要做好规划,做到这3点能让老人不再孤独,活得精彩

2020-11-08新闻25

人生说长很长,说短很短,孩童时我们总觉得时间很长,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长大后觉得自己真傻,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时光。如今我们更感觉时光如梭,“岁月催人老”。宋代文豪苏轼曾写有一首送别诗《临江仙·送钱穆父》,其中里面有两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把人生比作一场漫长的旅行,还真是恰当,令人感同身受。

如果把人生分为两个阶段,那么六十岁以前是人生最好的上半场,到了六十岁时,退休在家进入人生的下半场。有人说不是五十岁为分界线吗?小编认为现在的人生活都过得很滋润,不像以前长得那么着急,五六十多岁的人显得很年轻,劲头十足。步入老年推迟到六十岁以上了,有的人六、七十岁多了还保养得很好,他们精力充沛,跳广场舞、健身,旅游等,心态特别年轻,精神状态让年轻人都羡慕。

每个阶段都有要做到事,遇到不同的人,这些人和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点缀着每个人的生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丰富多彩。到人生的下半场时,人也要好好规划一下。有的人在上半场忙忙碌碌的,一旦闲下来有点无所适从,还有心理上落寞的坎过不去,往往非常伤感。但时间长了就慢慢适应了现状,毕竟日子还过下去,当务之急是调节好心情,把身体锻炼好,不能给儿女麻烦。

老人越是年岁大,越需要亲人和朋友的陪伴。可是儿女工作忙,还要过自己的小日子。要是经常结交老年朋友,在时光荏苒中将朋友变成知己,在任何时候都能慰藉心灵的那份孤独。所以年轻人是多个朋友多条路,老年人是多个朋友多份快乐!老年人要想在人生的下半场过得快乐,退下来后最好早点做好规划,克服以下这3点,能让老人不再孤独,活得更精彩!

(1)心态要好,克服孤独

年轻力壮时,人有体力,有拼搏的勇气,大家怀揣梦想,一起扬帆起航。尽管在前进的路上有艰难险阻,但那是风雨过后看见彩虹的快意人生。可时光匆匆,岁月不饶人。50岁以后发现,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60岁以后由职场回归家庭了,人生的历程总有转弯的时候。

在平稳过渡时期,人的心态很重要,有的人一旦离开单位,就不想再踏重温过去,不愿意见到曾经的同事。人刚退休时,离开了单位大家庭,好像突然没了主心骨,说话也没了底气,难免心理自卑,觉得自己年岁大被时代淘汰了,其实这是短暂的心理障碍,不愿意见到熟人,如果身边的儿女不理解老人,就容易变得孤独。所以人生下半场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克服孤独感,多和亲朋好友交往,让心情开朗起来。

(2)心存感恩,善待他人

退居“二线”后,有的人回想起自己工作奋斗的辉煌经历,有自豪也有懊悔。身在职场之中时,争争斗斗,尔虞我诈,现在置身之外,才看开了很多事情。自己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较真,以致得罪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后悔不已。特别是身居要职的人,退下来觉得权力没有了,当初的风光不再,更是对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而感到遗憾。

所以退休后的老人,逐渐返璞归真,以前对社会上的责任,现在落实在家庭上,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他们感恩每个给他们帮助的人们,更加善待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人生下半场要为自己而活,感受家庭的温馨,享受天伦之乐。

人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后,智慧迎来了进一步的升华。老人们不再有功利之心,他们目标纯粹,有一点需求得到满足,就非常开心。

(3)老伴是宝,老朋友少不了

人总在家时间长了,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能和老伴说。老伴是个宝,老两口互相照应,有什么想不开的互相唠叨唠叨,有时把气撒到老伴身上,都能得到缓解不好的情绪。如果和儿女说怕给孩子增加负担,毕竟现在儿女工作都很忙,不能让他们为自己分心。

老人最好要交几个老朋友,和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有事情好能互相劝解,心中的郁闷就能一扫而光,想得开身体才能好。有的老朋友到一起像老小孩一样,为了一件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但彼此的关系还是那么好。这些老朋友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有什么事情互相帮忙,老年人要多交这样的朋友。

在家靠老伴,老伴是宝;在外面老朋友少不了。老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改掉坏脾气,经常锻炼身体,心情好,胃口好,身体好。健康长寿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祝愿所有的老人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安康!

人生的下半场也要做好规划,做到以上这3点能让老人不再孤独,活得更加精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学漫漫谈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