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官宣!郑州将做这两件大事!涉及道路综改工程、老旧小区改造!

2020-11-08新闻21

原标题:官宣!郑州将做这两件大事!涉及道路综改工程、老旧小区改造!

好消息!

近日,郑州官宣两件大事:

道路综改二期工程 、1634个老旧小区改造

......

作为全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

我市“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进展如何?

11月3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关于我市“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

报到提到,目前, 道路综合改造二期工程春节前顺利完工,三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春节后即将开工建设, 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全市1634个列入中央补助支持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工1090个,明年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持续深入推进,目前已打造示范点(村)片区21个。

01

城市道路综合改造二期工程春节前完工,加快推进三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郑州市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确定的全市高质量发展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的开篇之作,以 城市道路综合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改进城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是这一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精准谋划、全面启动的重点项目、民生工程。

作为“三项工程一项管理”的重要内容,道路综合改造是全面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道路综合改造一期工程试验段从先行先试到总结经验,为全路铺开奠定基础。

目前,二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施工监理招标、违建拆除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收尾,大部分道路已进场施工,确保春节前顺利完工。

三期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春节后即将开工建设,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为群众营造形态风貌更优、道路功能更完备的街区环境。

一年来,道路综合改造工作成效明显,城市道路功能和形态风貌有效提升,通行环境显著优化,道路风貌焕然一新,街区品质愈加凸显,因地制宜卓有成效,运行保障更加有力。一期道路新增完善独立立体过街设施5处,7条道路平均过街间距由原先的500余米缩短至300米;一期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绿城广场面积,绿化档次与层次明显提升。

下一步,将强化成本意识,充分利用“微改造”解决各路段功能完善、景观提升等问题,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强化精品意识,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坚决保证道路改造成效,用“绣花”态度和意识开展规划设计和施工。加强对交通、风貌、区位的研究,通过逐个路段、逐个环节的方案细化深化,确保实现最优效果。

聚焦重要节点的打造,通过建设街头公园游园、增设运动休闲设施、提供露天休憩服务等,打造一批突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特色的关键节点和突出亮点,扩展人们在街道生活中的空间,提升道路改造整体水平和效果。

02

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列入中央补助支持的163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

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民生工程。报告提到,目前,全市1833个老旧小区中,有1634个列入中央补助支持项目并已全部启动,已完工1090个、正在改造544个,明年6月底前将全部完成。

其它项目将结合各区实际,积极申请列入中央补助支持范围,合理确定改造时序,有序完成全市2002年以前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对基础老化、管理缺失和环境较差的老旧小区,由政府投资进行全方位改造;

条件相对较好的老旧小区,由街道实施物业管理提升等“微改造”;

对有产权单位的老旧小区,政府通过奖补引导产权单位,按照省市要求进行改造;

对纳入“三供一业”改造的小区,指导原移交单位按标准实施改造。

彻底解决了基础设施差、活动场所小、绿化不足、停车不便等“老大难”问题。

坚持完善功能,社区服务更加普惠。在改造中,增设了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城市书屋、社区医疗服务站等,提供了居民休闲活动场所,塑造了丰富的小区生活内涵。群众足不出区,就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社区“面子”和“里子”一并改造到位。

坚持一区一品,特色品位充分彰显。针对不同小区特点,进一步统筹历史传承与现代气息、街区风貌与城市色彩,真正实现了“一院一策”、“一区一品”。

03

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已打造示范点(村)片区21个

实施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是推动城乡结合部与城区同步提升,实现老城、新区、城乡结合部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造实施以来,全市坚持示范先行,突出样板先导,连片成区进行改造,实现整体提升。 目前,已打造示范点(村)片区21个。

“治标”阶段任务已于2019年底完成;“治本”阶段共梳理工作任务5109项,其中,工程类项目1240项、已完工572个、正在施工464个,市政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停车场等已完成投资298亿元;管理性项目3869项,已全部开展。

下一步,要聚焦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基本使用需求,使城乡结合部居民能享受到城市文明均等服务;立足群众需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水平和层次,让群众充分参与决策;建立运维监管机制,坚决避免“重建设轻维护”现象,坚决避免基础设施“失管失养”。

要按照“一村一策”台账,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梳理任务,注重改造成效,继续加大示范点打造力度,高标准实施,高品质提升,通过“打造一批、达标一批、影响一片”,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全面提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交通出行设施,改造市容市貌设施,健全社区基础设施,夯实产业优化基石,全方位立体推进,确保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04

改进城市管理依托“城市大脑”,积极推进智慧城管系统建设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基本功夫、看家本领。去年以来,我市围绕“干净、整洁、舒适、愉悦”总体目标,以大城管方案为总揽,以“路长制”为抓手,通过“常态化管理+专项集中整治”的办法,彻底消除管理空挡,推动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

“四化”成效不断夯实,“洁化、序化”保基本,在抓好城市道路清扫、城市家具清洗、市容环境清理等日常基本工作的同时,持续开展线缆入地、窨井整治、施工围挡治理、垃圾分类等专项整治,整座城市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绿化、亮化”促提质,大力实施绿化带隔离、行道树贯通、公园拆墙透绿和口袋公园、微公园建设等工程,加大楼体和重点区域亮化推进力度,推动道路绿化、彩化、亮化,整座城市环境优美、绚丽多彩。

下一步,将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督促各区(开发区)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各自的“大城管”运行体系,严格按照大城管考核方案相关要求,由各区(开发区)对乡(镇、办)和职能部门进行月评价,并各按20%的比例向市指挥部上报“红旗”办事处、“黑旗”办事处。

加快建立智慧城管工作机制,依托“城市大脑”,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智慧停车、城市管理指挥决策平台、智慧市政、智慧照明、物联网共享基站等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好道路维修、窨井盖安全隐患、管线迁移、强弱电入地、车辆停放、建筑工地管理等城市管理盲点、民生痛点和交通堵点问题,推动城市治理更加智能化、更加精细化。

▌声明:素材来源郑州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小杰

#春节#城管#道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