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威马之“危”:四起自燃、千辆召回,科创板IPO悬了?

2020-11-08新闻25

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PPT造车方案和数轮融资之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下半场。一方面,蔚来、理想、小鹏已经登陆美股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另一方面,拜腾、赛麟等品牌却连连爆雷,面临生死困局。

对威马汽车来说,搏杀行业1%的存活率成为头等大事。据悉,落后一步的威马汽车已经开启上市辅导备案,拟在科创板IPO。

然而,自9月23以来,威马EX5先后发生四次自燃事故。一时间,威马汽车成了“危马”。虽然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威马汽车宣布召回千余辆产品。这会不会延缓威马汽车冲击科创板IPO的进程?

上市进程会不会受阻?

在拿到D轮融资不到一个月之后,威马汽车于9月30日正式开启上市辅导备案,拟首次发行股票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智能技术研发、品牌建设、数字营销和渠道拓展等,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在大踏步迈向资本市场背后,威马汽车却接连爆出“自燃事故”。据报道,自9月23日以来,威马汽车EX5先后在浙江、福建、北京等地爆出4起自燃事故。对于发生在福建的两起自燃事故,威马汽车在调查之后称,初步调查系电池问题。

10月27日,北京的一辆威马EX5起火并引发爆炸。随后,威马汽车宣布将召回6月8日至9月23日生产的1282辆威尔马斯特电动汽车。在声明中,威马汽车表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是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短期内连续出现自燃事件无异于“灭顶之灾”。这是否会成为威马汽车上市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呢?有分析认为,接连“自燃”事件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短期之内或许会延迟上市进程。目前看,威马汽车的处理方式还是颇为巧妙。主动召回并免费更换动力电池,是威马危机处理走出的一步好棋。

威马之“危”不止自燃

对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过去两年时间,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已经先后登陆美股市场。在传统车企阵营,吉利和东风,纷纷抢滩登陆A股市场。

在经历了PPT造车和疯狂的融资之后,造车新势力们亟需拿到上市的通行证。对它们来说,谁先上市谁就拿到了进入下半场的入场券。上不了市则意味着资金需求难以解决,资本也找不到兑现的出口。

即使登陆了资本市场,威马汽车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结果或许并非如此乐观。在资本市场,有业绩腰杆才能硬起来。然而,就交付量这一核心指标来看,威马汽车与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这三家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前10个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16889辆,同期蔚来、理想和小鹏的交付量分别为31430辆、21852辆、17117辆。今年3季度,威马汽车交付量达到6200辆,同比增长79%,创下单季历史纪录。即使这样,威马汽车的交付量仍然无法超越蔚来、理想和小鹏,仅排在第四位。

对威马来说,其危机不仅是交付量上与同行的差距,在技术实力上,与特斯拉等头部车企也有差距。威马创始人沈晖曾经表示,威马汽车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是全方位的,在技术、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威马汽车仍要继续探索。

也正因如此,无论威马能否登陆资本市场,其首要命题都是产品质量要过关。只有注重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威马才会释放威力。

好在,新能源汽车碰到了一个好时候。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放眼未来,由产品力提升推动的需求和销量提升是造车新势力们成败的关键。

#紧凑型SUV#11-20万#威马汽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