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品深一度|长城股价暴涨,魏建军为何却说“被严重低估了”?

2020-11-08新闻27

短短3个月,股价上涨近4倍,市值从700亿元暴涨到2600亿,长城汽车在A股的表现画出了近乎疯狂的“一字板”。对于这种表现,资本市场非但没有“预警”,反而继续追涨。长城汽车三季度财报发表后,长丰证券认为长城新车型销量超预期,仍然维持“买入”评级。

持续的上涨有没有虚火?作为掌门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回答反而是“目前的市值被严重低估了”。

这不得不让外界疑惑,支撑长城汽车大盘走势的是什么?近日,一品君随“寰球思想汇”走进长城汽车,与魏建军面对面揭开增长背后的神秘力量。

01

4个月,从700亿到突破2000亿

自7月以来,长城汽车的股价便开启了持续上涨模式。9月上旬,长城汽车发布8月产销数据时,A股市值突破1550亿元,近乎翻倍。11月4日上午,长城汽车一度大涨近9%,刷出股价新高位置。截至发稿前一交易日,长城汽车A股市值已突破2600亿,股价报收29.9元,几乎又要翻一倍的节奏。

作为A+H股上市企业,长城汽车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同样惊艳,股价从今年4月3日低位3.5港元一路上涨到14.84元,股价、市值同样“翻着跟头”增长。

在外界担心长城汽车是否会下跌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却表示:“长城汽车目前的市值被严重低估了!”

“资本市场还没有发现我们的价值。”按照魏建军的逻辑,“长城汽车的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还拥有技术储备、研发生态,甚至包括独有的组织生态。而且从营收层面观察,长城汽车没有投资营收,每一分营收都是长城汽车主业挣回来的。”

这种“市值”与特斯拉、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势力比,显然具有不一样的逻辑。

02

全面开花,让市值站的更稳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全系列产品的“全面开花”。

众所周知,长城是从皮卡和SUV起家,并一直聚焦和深耕这两个市场,目前皮卡销量长期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哈弗品牌也已拥有600万保有量。哈弗H6更是一种神话般的存在,累计86个月霸占SUV销量冠军位置,且势头不减;长城皮卡月销持续破2万,成为新的增长极;欧拉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稳步前进;WEY品牌通过三年积累,销量已经超过35万辆。

如果把这些成绩看成是“三十而立”的“成长礼”,那么今年公布的一系列新技术、新车型更是让外界看到了“三十而后”长城的后劲。

“过去的长城汽车是一个传统汽车企业。”魏建军表示,“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波涛汹涌,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必须完成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蜕变。”

随后我们看到“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相继发布,依托于新技术、新平台的新产品也开始陆续上市,坦克300、炮皮卡、哈弗大狗、欧拉猫系列、哈弗初恋等,既在名字上做到了“Z时代”,又在产品底层做到了“科技范儿”。

以2020年为界,我们发现长城汽车正在脱变,一个新的长城汽车在迭代而出。这也让外界,特别是资本市场看到了后续增长的强劲动力。

当然,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长城汽车的国际化。近两年来,长城汽车加速全球化和品牌国际化进程,先后在俄罗斯、印度、泰国建立工厂,这也成为长城汽车后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03

前瞻布局,构建未来竞争力

事实上,长城汽车并不满足于此,依然坚持在研发上的深层投入 ,前瞻布局。目前长城汽车在动力系统、智能网联研发方面都早已布局多年,并即将走向市场,成为增长的“后驱力”。

在长城汽车,我们探访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技术中心、哈弗技术中心,见到了长城对未来的“深谋远虑”。

以蜂巢能源为例,早在2012年就开展了电芯的预研工作,在全球布局了7大研发中心。去年,蜂巢能源创新性地推出方形叠片三元电池。今年5月,蜂巢能源更是推出两款无钴电芯产品,这被公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方向。更值得注意的是,蜂巢能源也是全球首家成功研发出无钴电池的电池厂商。

除了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长城汽车更是未雨绸缪,在2016年就成立了XEV项目组,开启长城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研发。今年,长城将完成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样车装车;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推出小批量燃料电池车队;2023年,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将陆续推出。

如果认为长城只是在电动化方面做了布局那就片面了。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魏建军同样“智”在领先。

2009年,长城汽车就已经开始了自动驾驶的研发之路。2017年长城汽车正式发布自动驾驶平台“i-Pilot智慧领航”。去年,搭载L4级别城市自动驾驶、5G远程无人驾驶、全自动代客泊车等智能驾驶“黑科技”的VV7就已经亮相。据介绍,长城汽车依托“七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在未来将继续坚持“过度投入”的原则,5年内全球研发投入将超300亿元。

长城汽车正凭借技术革新与前瞻性布局,构建起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04

文化变革,占领“科技出行”赛道

是否还记得今年7月魏建军的“30周年的发问”。当时,他说了一句话:长城汽车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

但是这条“线”是什么,他并没有回答。直到在某次论坛上,魏建军说到,电池、智能、电机、互联等技术都不是最重要的挑战,传统车企最大的挑战是体制、机制、文化的变革。

在一品君看来,体制、机制和文化这条“看不见的线”正是未来长城的命脉线。

随着柠檬、咖啡、坦克技术品牌的相继登场,深层次的体制、文化变革也在轰轰烈烈开展。“去总化"被看成是长城汽车组织变革大幕拉开的开始。随后,还将在组织架构层面实现两个打通。一是品牌、商企、研发的打通,二是作战单元的打通。

以后者为例,今年9月,长城汽车开始加速进行面向用户、面向市场的组织变革。在交流中,魏建军表示,长城汽车把对外服务的业务团队进行集成,这样更加全面,形成“一车一品牌一公司”,一个车就是一个品牌一个公司,他配置的人员只有一个队长,其他成员有各自的角色。

随着变革的深入,组织也会更加扁平化,形成一个个作战群、作战单元、作战团队。“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长城汽车正在展开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变革,而这个变革的核心是给传统汽车公司注入“互联网基因”,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科技出行公司”转型。

我们看到,特斯拉依靠“三电”和“智能化”,站到了全球汽车市值的巅峰。此时,当我们再看长城汽车一系列技术变革、产品革新、组织文化调整后,你还会觉得市值被高估了吗?

#行业互联网#长城汽车#魏建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