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李自成挖了朱元璋祖坟,崇祯帝挖了李自成祖坟,结果却成全了满清

2020-11-08新闻16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闯王李自成带着百万农民军杀入京师,将崇祯帝朱由检逼得上吊,建立了大顺王朝。不过,因为草根出身的李自成目光短浅,以至于,未能在京城站稳脚跟,被吴三桂与满清的联军赶出了北京,大顺政权亦迅速败亡。

说起来,当时的形势是相当复杂的,起义军、官兵和满人三足鼎立,但从兵力上论起来建州女真是最弱的一支,为何满清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呢?

有人说,之所以多尔衮获得了最终胜利,是因为朱由检和李自成两败俱伤。

还有人说,在大明内斗期间,李自成和朱由检互相挖断了对方的龙脉,这才让崛起于白山黑水的满清占了便宜,凭借大兴安岭的龙兴气运夺取江山。

元朝前期,为了免于劳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便拖家带口逃往官府盘查不严的四洲,住在城北的孙家岗。1352年,一穷二白的朱元璋投身到起义事业中,追随郭子兴四处征战。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管了红巾军的指挥权,借此击败各路豪杰及蒙元,成为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古人普遍迷信“风水”,晋代大风水家郭璞就在其《葬经》中曰:“气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经书中说:“人死有气,气能感应,影响活人。”朱元璋就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坐稳江山,就是祖坟上冒青烟起的作用。为了让祖坟里的气运长盛不衰,朱元璋命太子朱标带一众大臣前往泗州城翻修祖陵,希望将龙脉保护好。明祖陵的工程持续了几十年,直到永乐年间才竣工。至此,朱棣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先人坐镇祖陵,荫福朱氏子孙。

也正因为古人比较迷信,所以,时人都坚信老朱家的龙脉庇佑了大明江山,若想撼动江山社稷,就得在龙脉上大做文章。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到明祖陵时,闯王不由分说,立即派人杀入朱元璋曾祖、祖父、父亲的长眠之所,将这几位老朱家的先人挨个挖坟鞭尸,随后,将整座山上的土地翻了个遍,算是破坏了这里的龙脉。

耐人寻味的是,为了讨伐日渐崛起的农民军,朱由检竟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派人挖了李自成家的龙脉。

李自成生于山西米脂县,贫穷的生活让他自幼便养成了苦大仇深的个性。由于,朝廷连年征收重税,不堪重负的李自成伙同当地饱受欺压的乡民,加入到高迎祥的起义军中。因为李自成带兵打仗有两把刷子,得到了高迎祥的赏识。继高迎祥之后,李自成接管了起义军的指挥权。

就像是元末朱元璋起义重现一样,李自成打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成功笼络民心,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和响应。李自成为了获取民众的支持,自然编出了不少“祥瑞出世”的故事,其中,亦包括祖坟冒青烟一类的鬼话。

坐在朝堂上的朱由检对各地爆发的起义军束手无措,不由得想到了挖李自成祖坟的法子。既然太祖修建的祖坟可保大明百年国祚,那么,李自成家的祖坟是不是有同样的功效呢?若将李自成家的祖坟挖掉,是否可以阻止其“王气”呢?

朱由检刚刚提出这一办法就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赞同,每个人都觉得这样就能让李自成家的龙脉被挖断,自此“贼势当自破矣”。1642年,崇祯皇帝亲手写下一份密旨,交于陕西总督汪乔年执行。汪乔年不敢马虎,立即将上意转达给米脂县县令边大绶,让他带人进入深山寻找李自成家的祖坟。

边大绶是个聪明人,姓李的庄户人有不少,如何确定李自成的祖坟在何处呢?

边大绶先是在米脂县进行了一番查访,随后,抓住了早年与李自成家往来密切的李诚。经一番严刑拷打,李诚招认自己早年曾参与埋葬李自成的祖父,并为官府提供了李家祖坟的所在地等信息:

“李自成祖父下葬那天,总共挖了三座空穴。在一座空穴里,挖坟的人找到了一个黑碗。于是,村民们便将李自成的祖父葬入这处空穴,并将其他两个空穴埋了起来。在下葬时,李家人在黑碗里装满了灯油,将油灯点燃并放在棺木前。想要找到李自成祖父的坟茔,只需看棺前有无空碗即可。”

这一信息可谓相当关键,靠着李诚给出的线索,边大绶立即带人上山。然而,因为当地李姓的住户太多,李诚也说不清李自成的祖父姓甚名谁,所以,边大绶等人一连挖了几座坟也未能找到李自成祖父的墓地。由于没有挖到李自成祖父的坟,众人都担心无法交差,所幸在山上的破窑洞中烤了一夜的火,直到第二天一早又在山上“破土动工”。

直到他们将半座山的坟挖了个遍后,终于在一座坟里挖出了黑色的小碗。根据李诚给的信息,这便是李自成祖父的坟墓。边大绶等人将李自成祖父的棺木打开后,发现里面的骷髅已漆黑如墨,头骨的位置还生出白毛,十分恐怖。根据李诚的指认,李自成祖父坟茔的左侧便是李自成父亲李守忠的坟。边大绶不敢马虎,立即率人将李守忠之墓挖开。奇怪的是,李守忠的遗骨呈墨绿色,且头上也有几尺白毛。更离谱的是,从棺材底下还爬出一条头上长角的小蛇。

为了彻底破坏李家的龙脉,边大绶命人以李自成祖父的坟墓为中心,挖了一个宽二十米,高五米的大坑,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地势。随后,边大绶让人将李自成祖父和李守忠的遗骨全部付之一炬,还砍倒了整座山上的树木。边大绶事无巨细地记载了挖掘李自成家祖坟的一应事宜,并将其写入向上级呈报的公文中。汪乔年见到公文后,十分得意,亲口许诺道:“据来报,知闯王墓已开,能够制贼死命。他日功成,定当首叙以酬。”

事实证明,崇祯挖人祖坟这一招没能取得收效。

历史向我们证明了,两年后李自成便打进了北京城,将朱由检逼死于煤山。

这桩互挖祖坟的荒唐事件,成全了入主中原的满清,也成全了名不见经传的边大绶。清朝受益于大明内斗建立国祚,这是人尽皆知的,可是,这边大绶又如何靠挖祖坟来获益的呢?

话说,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所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派人捉住边大绶这个家伙。由于当时的李自成在西北地区颇有威望,所以没过多久农民军便将边大绶抓住了。听说边大绶落网,李自成欣喜若狂,立即命人将这个挖李家祖坟的混蛋带到北京,放话说自己要亲自将这个家伙千刀万剐。被五花大绑的边大绶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命运,被吓得尿了裤子。

不过,李自成虽有心杀边大绶,但他手下的谋士却觉得此事大为不妥,并向闯王谏言道:“下令挖坟的罪魁祸首朱由检已死,边大绶只是个奉命行事的走狗罢了,如今闯王刚刚下令大赦天下,不可再开杀戒。”李自成闻言,不得不将处死边大绶一事搁置下来。李自成在山海关吃了败仗后,农民军一败涂地。这时,有人向闯王问起该如何处置边大绶。

李自成被战事困扰的焦头烂额,自然没时间处理边大绶,只是下令将他押解到太原待定。不得不说,边大绶的运气不错,当押解他的大顺军抵达寿阳时,因战马受惊引发混乱,边大绶竟借机溜走了。按理说,经过这一折过后边大绶理应知道生命可贵,该找个地方躲起来安分守己度过余生。然而,随着李自成、张献忠、南明先后覆灭,边大绶胸腔里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悸动起来。

边大绶想,顺治帝入主中原,多尔衮打得就是为崇祯报仇清剿李自成的旗号。照此说来,自己这个挖掉李自成祖坟断其龙脉的大功臣,理应受到封赏才对。边大绶来到朝廷,向顺治邀功。没想到,清廷真的给了边大绶一个知县当当。在明末,边大绶就是个县令,改朝换代后反倒升为知县,按理说这人应该知足才对。谁知边大绶不满足于此,还想阶级往上爬。

于是,他将自己挖李自成祖坟乃至从大顺军中逃出生天的故事写成一部《虎口余生记》。当然,在这部书中,边大绶竭尽所能地美化了自己挖李自成祖坟的初衷:“歼产逆之恶,掘坟挖墓,制死贼之命。”仿佛这一切都是边大绶一人的功劳一样。

为了让满清统治者意识到闯王之恶,边大绶还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自己在大顺军中的见闻,称李自成生性残忍,动辄将人“断耳剔目”云云。到了书的结尾,还不忘拍满清之马屁:“赖本朝震叠之威灵,使枭獍之徒,不遗噍类。吾知大明十四帝之灵,必有含笑于地下者。”

当时满清入主中原未久,老百姓还念着前朝的好处。所以,边大绶的书极为迎合满清统治者的胃口,立即成为清廷教化汉民的参考书。

就这样,官居七品的边大绶又被拔高了二品,成为了五品知府。

参考资料:

【《葬经》、《虎口余生记》】

#明朝#李自成#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