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早产儿“人体主干道”只剩一条缝?心外团队为小宝“补路” 重获新生

2020-11-08新闻16

原标题:早产儿“人体主干道”只剩一条缝?心外团队为小宝“补路” 重获新生

一缕阳光从窗角照进病房,透过保温箱,朦胧的光印刚好落在了小宝脸上。

许是梦见了什么,熟睡的小宝轻声哼唧了两声,动了动小手,又睡着了。

小宝身处的心外重症监护病房依旧“热闹”。

急促的脚步声,嘟嘟的仪器声,偶尔的呻吟声,医护的交谈声,记录着每一个匆匆忙碌的瞬间。

躺在这里的小宝被层层仪器围着,心电图、呼吸机、营养泵、血气分析仪…

来回穿梭的医护时不时过来查看数据,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征,记录分析,给予治疗护理。

在几层楼之隔的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小宝的爸爸在病房内不安的来回踱步。

突然,门开了。

“小宝爸,孩子恢复不错,稍晚会儿我们把孩子转回病房。”

来不及多问,一个略显疲态的男人,便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

这是小宝术后第四天。

今年9月初,提前一个半月出生的小宝体重仅为2050克,更为揪心的是,出生当天孩子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早产儿、低体重、先心病。

小宝从出生后便一直在当地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由于专业受限,小宝主治医生建议王先生一家将孩子转至上一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10月初,小宝因呼吸急促,喂养困难急诊转入我院,后经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脏外科)主任谌启辉诊断,小宝不仅患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还有重度主动脉缩窄及肺动脉高压在内的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

据CTA影像显示,小宝心脏面临两个最主要的问题是主动脉重度缩窄合并大型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血管,若这个“人体主干道”某一部位突然出现“狭口”,血流虽能缓慢通过,但势必造成“拥堵”。

“狭口”以上部位血流供应明显增加,血压升高;“狭口”以下部位血流供应明显减少,造成下肢供血不足。

小宝的心功能发育本就不完全,主动脉缩窄接近于中断,最严重的地方仅有不到2mm的小孔能够有血流通过,并且狭窄段长达20mm。

又何况本该相互独立的左右心室之间出现了一个5mm的缺口,致使大部分血液由左心室流入右心室, 肺循环负担超过正常2-5倍,产生严重肺动脉高压。

长此以往,最终将导致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可怕的是小宝已经出现心肺功能不全,且无法脱离呼吸机,若不及时手术很快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不全进而危及生命!

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10月13日,谌启辉决定为小宝行亚急诊手术。

术前,我国著名心外专家、我院副院长王平凡经仔细评估,并与体外循环科(1)主任刘海霞、麻醉科主任孟宪慧、心外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何发明共同为小宝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体外循环计划、麻醉方式及术后管理方案。

13日下午,手术由王平凡与谌启辉主刀,李坤主治医师与王明伟医师协助,为小宝实施“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缩窄矫治+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重度主动脉缩窄一月龄之前手术风险很大。

术式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先做主动脉缩窄矫治,等孩子稍大后再做室间隔缺损修补。

第二种是同期完成两种手术,这么做虽然避免了小宝二次开胸,可风险也随之相应增加。

术中,王平凡与谌启辉小心游离,仔细避开密布在狭窄段周围的喉返神经、胸导管等组织及神经。用自体心包片(更有利于小宝远期生长发育)将小宝内径不足2mm,长达20mm的狭窄段进行修补。

修补是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停循环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术后康复。

仅用时21分钟(安全用时一般在45分钟之内),手术团队便完成了主动脉矫治术。

随后,王平凡根据术中探查,决定同期为小宝实施室缺修补术。

在心脏上缝合是个技术活,每一针都要极其精细。倘若缝合力度松紧不一,缝合处出现褶皱,心脏复跳后一旦出现漏血,再想“补针”便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一遍过”是手术操作的基本要求。

手术在体外循环、麻醉的默契配合下顺利完成,总耗时5小时,小宝返回心外重症监护病房8小时后清醒。

在心外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小宝术后恢复的非常顺利,术后第四天返回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谌启辉说,新生儿主动脉缩窄通常合并有其他心内畸形,此类孩子特点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极易合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内科治疗风险极大,及时手术常能挽救生命。

在这里特别提醒家长,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患有先心病,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

图文:徐紫渝

校对:穆倩倩

审核:谌启辉 杨蕊

#小儿健康#心脏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