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妈妈,给我点零花钱”,三位妈妈做法不同,孩子的格局差距立现

2020-11-08新闻16

每次回家的时候,为了买零食吃,小侄子总是换着花样的问我要钱,你家是否也有这样的孩子呢?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也渐渐懂得了向家长要钱买东西。那么当孩子向你伸手要钱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家长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颇大,我们看一下当孩子说:“妈,给我点零花钱。”时候三位妈妈不同的做法吧!第一位妈妈:“要多少,给你,够吗?

一般这样的妈妈养育出的孩子多是花钱大手大脚,未来生活不能自理,靠啃老而生存。萍萍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家里备受宠爱,家里人秉着“富养”的原则,对萍萍的要求是有求必应。

每次萍萍说:“妈妈,给我点零花钱的时候。”妈妈都是想也不想就说:“要多少,给你,够吗?”每次对萍萍出手都很阔绰,还总担心不够花,委屈了孩子。

就这样,把萍萍养的花钱大手大脚,毕业工作以后,工资也不算低但每个月都不够花。母亲不想让孩子受苦,只好每个月接济孩子,也不只一次告诫萍萍少花点钱,但是丝毫没有效果,萍萍还是该怎样就怎样,没钱了就找爸妈要。

渐渐地父母的退休工资也不够萍萍挥霍了,面对这一境况,母亲才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把孩子养成现在这个样子,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像萍萍妈妈的这种无底线的溺爱是万万不可取的,家长要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孩子的花钱,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

孩子要钱的时候,不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令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养成孩子向你伸手要钱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第二位妈妈:“你知道从你出生到现在花了多少钱吗?,还天天要钱。”

这样养出的孩子多是没有格局,自卑胆小或者没有自尊自信。周末的时候,安安受到同学邀请一起去街上玩,就去找妈妈想要20块钱。

刚开口说:“妈妈,给我点零花钱。”就被妈妈打断说:“你知道你从出生到现在花了多少钱吗?交了那么多学费,整天不知道好好学习,就知道花钱,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说完又问孩子要多少钱,安安颤颤巍巍地说20块钱。妈妈听了扔给安安10块钱说:“就10块钱,爱要不要。”安安拿起钱和同学一起去了街上,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多年以后,安安长大了,收入也不错,但是性格有些自卑懦弱,人际交往上也不是很好,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而且赚了钱总是存起来,能不花就不花,这都是儿时留下的“后遗症”。

在孩子伸手要钱的时候,不要用金钱带来的权力伤害到孩子,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无形中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第三位妈妈:“可以告诉妈妈你要钱做什么吗?”

这样养出的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能清楚地知道什么需要买,什么不需要买,花钱比较有规划。这天越越放学回到家对妈妈说:“可以给我5块钱吗?”妈妈笑了笑说:“那你能先告诉我你要钱买什么东西吗?”

越越回道:“我想买一个玩具,我同学很多人都有。”妈妈又说:“我们的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没有必要再去买了,妈妈可以明天带你去超市买你喜欢吃的饼干可以吗?”

越越想了想说:“好的,妈妈,我就玩我以前的玩具好了,我们把钱留下来去买饼干。”越越长大工作以后,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小日子过得却有滋有味,房子车子都有了,还经常在假期出去旅游。

父母教育孩子时,自身一定要先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对待孩子不要过于阔绰也不要过于吝啬,无论什么事情,过犹不及。

家长要有一个度,不要让孩子肆意挥霍,也不要将贫困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到自卑。

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让孩子吃点苦头,受点挫折,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拓宽孩子的眼界。这样的孩子才会谦虚,独立,坚强,气质高雅,格局大。

你是如何对待伸手向你要零花钱的孩子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