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莞1岁男婴吞了8颗磁力珠,家长一个月后才送医,结果…

2020-11-09新闻14

来源:东莞时报

东莞1岁男婴吞了8颗磁力珠

家长当天就知道了

但一个月后才送医院

结果孩子不得不开刀

磁力球取出时已经变黑发烂

差点酿成悲剧……

事件经过

↓↓

小冬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婴,今年才1岁,一个月前,他见哥哥的玩具磁力钢珠好玩,趁家长不注意,就抓起几颗吞了下去。

虽然家长当天就知道了,但他们认为磁力珠是圆的,孩子应该能拉出来,就没太在意。

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过去了,磁力珠还是没有被拉出来,家长这才慌了神,赶紧把小冬送到东莞市人民医院。

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小冬入院治疗,CT检查显示,小冬的肠道内有一串异物,结合病史判断,那是磁力珠。

小儿外科主任王立勇随后安排小冬进行肠镜检查,计划用肠镜取出磁力珠,这样就可以避免开刀手术。

结果肠镜探查发现,磁力珠在食物的包裹下,游走到了肠道的不同位置:4颗在小肠,4颗在大肠。

更糟糕的是,由于吞下已有一个月,在磁力珠的相互吸引下,小冬的小肠和大肠被粘在了一起,粘连紧密,并伴有严重的穿孔和内瘘。

此时,如果直接用肠镜取出磁力珠,会将已经发生内瘘及粘连的肠道拽破。所以只能开刀手术取出。

随后,医生为小冬实施手术,小心翼翼地取出了8颗磁力珠,并松解了肠粘连,修补了穿孔的内瘘肠管。

由于误吞时间过长,磁力球取出时已经变黑发烂。

(开刀取出的8颗磁力珠,已经变黑发烂)

如果家长能在小冬误吞异物三天内送来医院,就可以用肠镜取出、不用开刀了,可惜送来的太晚太晚,孩子遭罪。

王立勇主任提醒家长,孩子很容易误吞异物导致危险。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不建议等待其自行排出,应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异物在体内停留,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尤其是磁力球这种网红玩具,虽然只有豆子般大小,但磁力特别强,即使在肠道的不同位置,仍然会隔着肠壁互相吸引粘合成串,将不同的肠壁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产生持续的压榨,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至其间肠壁压穿、导致肠内瘘!

那么,是不是只要吞了异物就要处理呢?不一定。王立勇介绍,当孩子误吞东西时,要及时了解孩子吞下的异物类型和时间,如果吞食的是规则且表面光滑的小物件,如塑料小球等,一般可以观察是否会随粪便自行排出,但为确保安全,最好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婴幼儿吞食下尖锐的、有磁性的、有腐蚀性之类的物品,应及时送医就诊。比如枣核、电池、电子等,如果孩子出现腹痛、便血、发热、呕血等情况,说明已引发消化道损伤,必须尽快就医!

小冬的家长知道孩子吞磁力珠,想让他自行排出来,可以理解;但几天、十几天没排出来,还迟迟不送医院,就太不应该了。

磁力珠危险性

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近些年,在全国多地

都有发生类似的事件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老师们要提高警惕

尽量避免小朋友接触危险物品

另一方面

也要加强小朋友的安全意识

容易被孩子吞下的

还有这些微小玩具

惊呆了,这都是被孩子吞下过的

这是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科近三年多从儿童体内取出的部分异物,纽扣电池、枣核、玩具配件、钉子、塑料棒、缝衣针、玻璃弹珠……

如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

呕吐、发热、腹痛等情况

家长一定要警惕

尽早将孩子送来专业医院进行检查

排除威胁生命健康的安全隐患

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央视新闻

#王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