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池市检察院在全区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会议上做经验发言

2020-11-10新闻14

11月5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我市召开2020年全区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会议。

河池市检察院韦锦猛副检察长以《践行司法为民,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题在大会上作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战方面的经验发言。

2018年来,河池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职能作用,精准做好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38件,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298人提供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203万元。

一、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把国家司法救助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大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当事人“应救尽救”。张裕检察长等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办案,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健全救助机制,深化制度保障。印发《关于河池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联合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促进救助工作规范化。三是找准救助重点,实现精准施策。强化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建立重点救助人员信息台账等工作机制,推进救助工作日常化、常态化。

二、夯实工作基础,积极推动国家司法救助深度融入精准脱贫工作

一是主动汇报工作,争取资金支持。罗城、巴马县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每年安排救助专项资金10多万元。二是上下联动救助,解决个案资金。2018年以来,自治区院联合河池市、县(区)院救助12件16人。三是加强对下指导,层层压实责任。对两级院司法救助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克服疫情影响,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等“云上”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提升工作质效。

三、强化靠前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国家司法救助服务脱贫攻坚实效

一是提升信息化水平,“速递”司法关怀。率先在全区研发“掌上河检”一键式掌上检务平台并推广运行,将办案周期由18天缩短到9天。二是加强内部协作,精准开展摸底。建立内部案源线索互通机制,梳理摸底四类“重点救助对象”案件。三是争取外部支持,全面摸排案源。加强与扶贫办、妇联、残联等部门的联系,从中发现救助案件线索。

四、探索多元救助模式,努力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精准脱贫的实际效果

一是积极沟通协调,探索构建“检察+”救助模式。一是将司法救助与行政救助相结合。二是将司法救助与社团组织帮扶相结合。三是将司法救助与诉讼救济相结合。二是适用公开听证,提升救助质效。将救助工作融入到刑事申诉公开听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三是落实回访制度,关注后续情况。建立司法救助回访制度,实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五、紧扣脱贫攻坚焦点,创新宣传方法营造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一是讲好检察故事,获人大代表点赞。邀请各级人大代表30余人参加国家司法救助主题活动。驻河池全国人大代表给张军检察长写信推介“河池司法救助经验”。二是典型案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评选全市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战十佳案事例,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去年以来共有6件案件被评为全区精品、优秀案件。三是线上线下开工,传递检察好声音。依托“检察官入村”活动,宣讲司法救助政策、典型案例,运用“两微一端”、抖音、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提高知晓度,增强认同感。

审核:吴广维

图片:兰晓宇(金城江区检察院)

文字:第七检察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