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华宁名特产品触“电”热

2020-11-10新闻17

来源:玉溪网

核心阅读:人在小县城,产品销全国。网购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农民的销售观念。华宁名特产品的网络销售热,让人们看到,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农村电商必定会朝着更专业、更具前景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华宁县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今年,柑橘等名特产品的网络销售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对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来说,虽然这条销售渠道目前所提供的支持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其未来的潜力却无可限量。

网络销售成新宠

深秋时节,华宁县柑橘销售渐渐进入尾声。记者到华宁中通快递公司采访时,几名业务员正把一箱箱柑橘往车里装。

眼下是柑橘采摘的收尾期,客户委托外发的派单已经不多了。几名业务员装运的是快递公司自己收购的尾果。

据华宁中通快递公司经理常明友介绍,柑橘上市高峰时,华宁几家民营快递公司每天有三四千箱柑橘发往全国各地。

种植户正在分拣柑橘

在华宁县盘溪镇,今年7月成立的聚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拼多多、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网络销售平台,每天接下8000份到12000份的订单,刚采摘下来的柑橘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云南橙红年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在盘溪镇设立了分公司,开展以柑橘销售为主的业务。

据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测算,到10月末,全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柑橘200万件,销售额约3500万元。

华宁肉制品、陶产品等名特产品同样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

宁州香食品有限公司电商部主管王锐介绍,“宁州香”从2014年试水网络销售,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每年的网售额达四五百万元。

华宁“黄师傅”肉制品通过抖音平台自营网销,今年售出三四千份礼盒。

华宁锦窑陶业有限公司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平均每天有20多个订单。网络销售成为多数华宁制陶企业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产品外销,离不开快递业的支持。快递从业人员无疑是最熟悉本地电子商务脉动的人。

“我是2016年进入快递行业的,那时网络购销还显冷清,同收件量相比,外发快件数量不到十分之一。不少公司虽然开辟了网络销售业务,但真正通过网络往外走的产品并不多。”身兼华宁县快递行业联合工会主席的常明友告诉记者,从出件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华宁电子商务真正有起色是从2018年开始,今年网络销售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势头。

据常明友介绍,从几家快递公司接到的外销派单来看,华宁从事以柑橘为主的本地名特产品销售队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微商数量不会少于1000户。

疫情触发电商热

今年春节后,华宁县多地农产品到了上市期,然而受疫情影响,农户却销售无门。

为农民排忧解困迫在眉睫。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发出了4份倡议书,号召社会各方力量伸出援助之手。华宁淼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华宁果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此开始试水农产品网销。两家公司把直播放到田间地头,让消费者直接察看农产品生产环境、采摘和包装全过程,吸粉无数,线上线下订购踊跃。

3月24日至27日4天,“淼森”线上销售洋葱474单,线下供货150吨;2月到3月间,“果燃”销售莴笋等农产品31826件。

春节后的这一波农产品网络销售,吹响了华宁名特产品触“电”销售的号角。

记者采访发现,疫情确实影响了大市场,眼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却要烂在地里,许多人心有不甘,多方寻求出路。于是,一些原本远离网络世界的农民便触“电”了,更多的人对网购网售和电子商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然而,今年促动华宁网络销售热起来,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打包完毕准备外发的柑橘

首先,让地方名特产品顺畅地“走出去”,需要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支撑。华宁柑橘具有特早熟、果型整齐、皮薄肉厚、鲜嫩多汁等优势,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成百上千的客商前来收购。然而,当柑橘成熟上市时,销售商会来多少,最终能运走多少,始终让人没有底气。以今年来说,收购商较去年明显减少,而且这种坐等客商上门的销售模式,作为卖方却没有定价权。因此,拓展互联网销售新渠道是政府、企业和种植户的共同意愿。

其次,按照传统的销售模式,本地农产品想要突破百公里的销售半径十分困难。网络销售让市场变得无限广阔,能够面对比本地庞大的消费群体。而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本地企业间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

再次,网络销售成本低,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减少了分销环节,企业能获得更多利润。而且,经营单位不必雇用业务员跑市场,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

此外,网络销售门槛低,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几乎不用什么投入便可在网上开店,特别能吸引那些正在寻求创业机会的年轻人。

董文忠作为一名华宁本地的茶花种植达人,培育出以“宁州红霞”为代表的一批茶花新品种。他的花卉家庭农场在当地虽然颇有名声,但每年的销量也不过三四十盆。

网络销售,为董文忠打开了通向全国市场的大门。通过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的网店,董文忠的茶花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每年销量达到三四千盆。

没有网络销售,董文忠的花卉家庭农场将难以支撑。

在华宁,类似董文忠的创业故事在渐渐增多,一些网络达人早已圈粉无数,一些自营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拓宽电商发展路

2020年,电子商务在华宁柑橘销售中终于拓出了一片小天地。部分一直依赖传统采购直销方式的柑橘种植户,开始尝试线上销售模式,更多的人心里萌生了触“电”的冲动。

华宁县第十八届柑橘节期间,开展了以柑橘为主的直播带货活动,6户电子商务企业共销售柑橘12476件,线下销售36吨。

华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继双告诉记者,今年华宁县柑橘产量预计26.6万吨,总产值9.18亿元,而按照工信部门的测算数字,柑橘网络销售额约3500万元,这意味着,柑橘网络销售的占比约4%左右。

常明友从外销派单数量推测,网络销售占比为2%―3%左右。

客观而言,网络销售对华宁优势产业发展的支持还处于起步阶段,华宁县电子商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宏观上看,华宁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不多,且各自为政,尚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从发展水平来看,华宁县虽有丰富的产品资源,但网络销售尚处于入门级水平,专业人才少,网络销售意识普遍淡薄,与大市场对接的能力弱。同时,电子商务需配套的质控、包装、售后等服务体系建立还显滞后。

近年来,华宁县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华宁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组织开展了电子商务基础情况调查,对县内从事电子商务的单位,包括企业、农产品合作社、生产基地、微商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了摸排并登记;按照“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思路,助推本地企业及农产品合作社、大型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促进本地产品“走出去”。

今年华宁电子商务出现的热闹景象,离不开多年来当地政府“修路架桥”的努力。

当地工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职能部门将与华宁县电子商务协会密切合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企业和个人加入电子商务活动行列,并提供产品展示、物流包装、营销推广、产品拍摄、创意设计、休闲创客等指导及相关电商支撑服务,让更多触“电”的人在互联网经济中走得更远。(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定生 文/图)

短 评

夯实电商经济的基础

□ 汪启

电商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一环,和传统的线下交易有很多区别,特别是在网络营销和具体运营细节上有天壤之别。欲建高楼,先打基础。促进电商经济发展,重要的是需要政府部门夯实基础,为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学习沿海电子商务先进地区和本省、市内电子商务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式方法,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解决电商发展的理念和认知问题,提升企业、公民的电子商务意识。

其次,加快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电子商务线下全区域覆盖,健全相关的仓储、物流服务体系。

再次,做好引导和服务,实现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互动互补。加快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电商办,加强电子商务宣传培训。

此外,积极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使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激发,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小微企业提档升级,确保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健康完整。

编辑:刘燕 审核:马儒文

#新冠肺炎_社会#春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