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长谱法在微生物育种和营养缺陷型

2020-07-16知识13

生长谱法在微生物育种和营养缺陷型鉴定中有什么应用 营养缺陷型(auco troph):因丧失合成某些生活必需物质的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型菌株.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指微生物等不能在无机盐类和碳源组成的合成培养基中增殖,必须补充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物质才能生长.一如胸间氮苯缺陷型所表现的那样.另外对这样的性质则称为营养缺陷性(auxotrophy).营养缺陷型是作为原养型的对应词来使用.营养缺陷型式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在发酵工业上有广泛用途.营养缺陷型的鉴定(1)营养缺陷型鉴定步骤A、缺陷型类别的测定通常分别用以下物质来代表氨基酸、维生素、核酸碱基:①氨基酸混合物、酪素水解物或蛋白胨,代表氨基酸类②酵母浸出液,基中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嘧啶均有③维生素混合物,代表维生素类④核酸碱基混合液,代表嘌呤、嘧啶类.将待测微生物从斜面上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乔洗下来,离心洗涤,制成浓度为106~108ml-1菌悬液,取0.1ml加入到基本培养基中,混匀倒入平皿,制成平板.凝固后,用加圆滤纸分别浸湿沾取以上四类代表物质,覆于平板标定的位置上.培养后,观察圆滤纸片周围菌株生长情况,如出现混浊的生长圈,就可初步确定缺陷型所需的生长因子属于哪一类别,进一步复证.为什么使用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地以氨基酸为例说明一下。正常的微生物(通常称为“野生型”)细胞内各种氨基酸合成的控制机制相当完备,不会多合成一点,也不会少合成一点,即使有多余的某种氨基酸合成,也不会轻易地排放于细胞外。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酸,需要让微生物尽可能多地合成某种氨基酸,并顺利地排出细胞到发酵液中,这就需要打破微生物原有的氨基酸合成控制机制,这就是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育种原理。以赖氨酸为例。赖氨酸属于天冬氨酸族氨基酸,与蛋氨酸、苏氨酸在同一条合成链中,且赖氨酸位于合成链的最底端。要用发酵法得到赖氨酸,一是必须打断合成链中通往蛋氨酸和苏氨酸合成的支链,让合成链只通往赖氨酸合成。二是解除合成链中对赖氨酸合成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让赖氨酸的合成能持续进行。那么具体来说,一是要让合成链中通往蛋氨酸和苏氨酸合成的支链关键酶-高丝氨酸脱氢酶不能合成或活性降低,就使合成链向赖氨酸方向延伸了。这种通过人工方法培育成的菌种就是蛋氨酸和苏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或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这种菌株在缺乏蛋氨酸和苏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或生长极弱。二是解除合成链中对赖氨酸合成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即在菌论述从环境中筛选目标菌中的方法,一种就可以,详细点 5.6 菌种筛选方法
所有的微生物育种工作都离不开菌种筛选。尤其是在诱变育种工作中,筛选是最为艰难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步骤。经诱变处理后,突变细胞只占存活细胞的百怎样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 在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工作中,常用三种培养基:一是基本培养基,它是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要求的培养基。第二种是完全培养基,它是能满足某微生物所有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天然或半合成培养基。第三种是补充培养基,凡是只能满足某种营养缺陷型生长需要的合成培养基,就称为补充培养基。1、用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的诱变剂有亚硝基胍,紫外线,亚硝酸等,其中亚硝基胍的诱发突变率极高,一般可达10%以上,另外,随着诱变剂量的提高突变频率也增加。2、在诱变之后存活的菌体中,存活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数量很少,而野生型细胞却大量存在,所以常采用抗生素法和菌丝过滤法来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3、经过第二步,野生型的细胞和营养缺陷型细胞数量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终究还是混合体,要设法把缺陷型菌株从群体分离检出,可用点植对照法,影印法,夹层法,限量补充培养法来分离。4、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际是测定营养缺陷型菌株所需的生长因子种类。鉴定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方法是在一个平皿中加入一种营养物质以测定多株缺陷型菌株(10-50)对该生长因子的需求情况。第二种方法是在同一个平皿上测定一种缺陷型菌株对许多生长因子的需求情况,成为缺陷型突变菌株筛选中,如何淘汰野生菌体原理及方法 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般步骤和方法①诱变 常用紫外线等物理方法和化学诱变剂等诱变形成大量营养缺陷型菌株用15W或20W紫外灯管距离15cm~30cm照射10sec~20min照射受试菌前经常用于菌种的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经常用于菌种的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5.6 菌种筛选方法 所有的微生物育种工作都离不开菌种筛选。尤其是在诱变育种工作中,筛选是最为艰难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微生物筛选营养缺陷型有什么意义? 微生物中筛选营养缺陷型一般有两个意义:1、营养缺陷型有可能是突变体,要筛选基因突变体第一步一般都会从营养缺陷开始。2、主要应用于筛选转基因受体。

#微生物发酵#氨基酸#赖氨酸#微生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