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孩子遇事胆怯,家长可以试试轻推,帮助孩子变勇敢

2020-11-11新闻12

前言:年少无畏,是形容孩子最好的词语。但是,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孩子不够勇敢,尤其是在做事时,他们习惯性往后退。当然孩子的这种做事风格,多数出现在陌生环境下,说到底还是内心胆怯害羞的缘故。这个时候,若家长在背后轻轻推动孩子,想必会是另一个样子。

好多人说毛毛是"两面派",因为在熟悉的人跟前,他是特别胆大和勇敢的。但是在陌生人跟前,完全就会特别胆怯,当然做事情也是如此。就算在学校,面对老师的问题,毛毛有的时候都不敢大声回答,更别提学校的节目了,基本上毛毛都不会参加。毛毛妈不明白,为何自己家人眼前胆大的孩子,在外面做起事情来居然如此胆怯呢?为了改善毛毛的这个坏习惯,妈妈还给他报了主持班,但是才上了三次课,他就哭闹着不想去了。

确实,毛毛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做事胆怯,可能孩子内心不够勇敢,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或许是孩子不够自信,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没有计划,甚至害怕失败。但遇事胆怯这样的表现不好,尤其是会阻碍孩子将来的发展,家长势必要帮助他改正才行。眼下,家长可以在背后轻推,助孩子一臂之力,让他有前行的勇气。然后敢于去勇敢做事,不畏惧任何的结果。

一、不随意批评孩子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当然每个家长也都会批评孩子,只是批评的方式大有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批评,请注意方式,而且不要太过分的去批评。原本这些做事就喜欢退缩的孩子,其实他们内心是很自卑的,要不然也不会胆怯啊。若是再被父母各种批评,那么孩子会自卑到尘埃里,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找到信心了。

就算孩子不敢勇往直前,家长也应该先把自己的坏脾气收敛下,用平静的语气跟孩子对话沟通。要知道,做错事就已经让孩子内心害怕了,家长再批评会更难受,何况原本就少的可怜的自信也会被消磨光。

二、接受逐渐进步的孩子

没有谁的进步是一下子就完成的,所以要接受孩子逐渐的进步,让他们有个适应的过程。家长完全可以把孩子的目标分解化,其实大目标分解之后,小目标反而更容易实现,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最终达到进步和完成的效果。简单点说,若是想让孩子考试进步的话,可以先从孩子当前的成绩和名次出发。每次让他进步几分或者几个名次,这都算成功。

一旦小的目标逐渐被实现之后,孩子的自信也逐渐的回来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说替孩子做规划,然后结合孩子的情况将目标分解,是当下督促孩子进步最好的方法。

三、不过度施加压力

部分家长的心中认可压力教育法,他们觉得孩子只要有了压力,才会有想要进步的动力。这样的想法没有错,但他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小朋友身心发育差距太大,若是心理承受力比较差的话,压力教育完全就是摧毁孩子人生的致命武器。

而且压力太大的话,孩子也会觉得无比痛苦,更没有想要解决事情的想法。所以说不要总想着给孩子压力,偶尔要学会放手给他们自由,说不定解放天性之后,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快乐。

总结:孩子做事退缩,家长要选择理解和接纳,因为过多的责骂会让他更胆怯。要知道,每个人都希望去表现自己,只是能力有限,不得已才退却而已。家长此时的理解,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成长路上家长的接纳大于一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