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去武汉国博看防疫“神器” !一批尖板眼亮相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2020-11-11新闻16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成正茂 戴佩文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

萌态可掬的智能机器人、可在50米高空精准“捕捉”未佩戴口罩人员的“高空防疫卫士”……11月11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众多科技范儿十足的“防疫神器”集中亮相。

与首届相比,本届首设抗疫物资馆。在抗疫物资馆,火眼实验室、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被“搬”进展馆,还原武汉“战”疫期间的医疗救护场景。核酸检测仪、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消毒感控、防护服等一一展示。

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持续至11月14日。展会向社会免费开放。

雷神山同款 深度天眼CT凭借AI自动定位

本届建博会,一些医学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在汉展示。记者在GE医疗展馆看到,一台白色的雷神山同款“深度天眼CT”格外引人瞩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GE医疗中国团队研发制造的“深度天眼CT”在武汉多家医院投入使用。该仪器凭借AI自动定位、隔室操控等功能,不仅可精准筛查、节省了30%扫查时间,而且大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11日,GE医疗还正式发布了以疫情防控和移动应用两大场景为创新基础的“诺亚移动CT”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方案以可车载方式灵活移动的CT检查设备为核心,同时联合移动车载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整体移动CT解决方案。

GE医疗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方案不仅能在“战时”作为重大疫情防护救治车、独立发热门诊移动CT车,深入防疫一线承担CT影像扫描的重任,还可在平日里承接社区体检、职业病筛查、下乡义诊和分级诊疗等工作,把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

无人化药房 机器人自动存取药

走进健博会展厅,各式各样能“走路”、会“说话”的机器人随处可见。它们化身“迎宾员”,据研发该机器人的武汉霖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丽君介绍。该公司已研发出适用于迎宾、消杀、送药、陪伴等多功能的机器人。疫情期间,机器人主要用于方舱医院和酒店的发热分诊、消毒杀菌、送药送物,进行无接触服务。

在抗疫物资馆,记者看到一间智能化药房,一台机器人忙着从仓库里取药,然后将药品送到人工窗口,药房里无需医护人员。研发该产品的武汉华中数控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套智能化仓储系统,是立足于中国医院药房现状及需求,结合新冠疫情防疫场景设计的,通过机器人等设备完成盒装药品的上料、存储、配药、发药的流程,从而实现自动存储药、远程送药,基本达到无人化病房,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可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减轻人工强度。“只要输入始发和终点,机器人可以自动确定线路,精准抵达将药品运送到位,路途中间还可灵敏避开人群。”技术人员说。

“病毒侦探”揭秘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

健博会A1抗疫物资馆的疾病防控展区,武汉市疾控部门展示了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杀及信息化管理工作。该展区展示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全流程。

新冠肺炎病例流调流程包括病例核实与复核、感染来源调查、传染性和传播链调查、调查涉及的接触者,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疾控中心在接到病例(包括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后,要确认信息来源,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如信息准确,立刻组织流调人员准备前往病例所在地开展流调,同时联系好车辆,准备好流调表、笔,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手套、眼罩/面屏、鞋套等防护用品和信息化流调设备。

智能艾灸机器人 自动识别人体灸感高发区

在卓尔智造的展台上,一台智能艾灸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台机器人通过学习中医聚热悬灸手法理念,以拟人化手法与大面积聚热能实现艾灸的效果。

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艾灸机器人系国际国内首创,通过敏感的测距、温度传感器,这台机器人可以杜绝烫伤和碰伤,通过遥控器可以灵敏地控制和调整手法,其后台大数据和专家系统还能够识别人体灸感感应,指导优化治疗效果。

#新冠肺炎_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