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板蓝根”产业巨头,一年市值达700亿元,为何还不上市?

2020-11-12新闻23

原标题:“板蓝根”产业巨头,一年市值达700亿元,为何还不上市?

“板蓝根”产业巨头,一年市值达到了700亿元,为何还不上市?

“不想上市的公司不是好公司”,有很多公司在忙着上市。不过依然有企业本着“三大原则”,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不过这样的企业已经很少数,就连曾经不上市的顺丰和农夫山泉也选择了上市,现在做的也是风生水起的,比不上市的时候辉煌的多。现在大多数企业而是选择上市是因为有资本主义力量来推动公司的发展。在公司上市之后钟睒睒、王卫,在今年身价也迎来了暴涨,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两人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这也表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被得到认可,并且还有一定的成就。

如果说现在还有哪些公司没有上市,那么可能就属民族产业了。比如像哇哈哈,老干妈之类的产业。之所以他们不选择上市,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资本力量来推动发展,企业拥有的现金流还是非常足够的。中国运营的企业能像他们那么稳定的中国还有一家就是扬子江药业。这个集团下的产品还有板蓝根冲剂。说到板蓝根大家一定很熟悉,很多人上火了就喜欢喝一包板蓝根,它除了有预防感冒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对一些流感性的病毒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口中所说的“神药”了。

扬子江药业的创始人是徐镜人。徐镜人今年已经70多岁了,因为扬子江药业发展的很稳定,作为创始人的他,身家也在逐年增长,他今年已经是泰州首富了,身家已达到380多亿元。

徐镜人像很多富豪一样,并没有什么优越的条件,而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在上世纪60年代,徐镜人刚刚退伍回来,在老家开启了一家制药房的店。当时的创业环境是非常艰辛的,只有6间小平房还有雇佣的几个工人。因为创业需要创业资金,徐镜人为了节省开支,节省搬运费,徐镜人打算自己上厂,一个人在上海进货,自己将40桶原料扛上船。在外人看来,他不仅仅是一名厂长,还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创业者。

在徐镜人的不断努力下,扬子江药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1985年厂里的厂值达到了1600万元,然后中国医科大学招了一批大学生,在1988年上海的甲型肝炎大爆发,发病人数29万,这时候扬子江制药厂接到通知,需要按时交付400万板蓝根。当时厂里的产量还不是很大,一个月只能产出5万袋,他们在春节期间开始日夜加班,交出了385万包板蓝根交货给上海。因此也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

因为这笔订单大,徐镜人也因此大赚了一笔,他在扩大建设工厂里就投资了几个亿。徐镜人在板蓝根上看到了商机,他就走遍中医名家。扬子江药业有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胃苏饮”。后来扬子江药业有了双花百合片、香芍颗粒、苏黄止咳胶囊。在2017年的时候产值达到了703亿元。

扬子江产业如果上市的话,一定会财富翻好几倍,徐镜人作为创始人也将财富翻倍。

#股票行情#板蓝根#产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