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腰突引起的腿痛、腿麻可以治愈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11-12新闻15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长期久坐或工作以弯腰为主的人群,发病二十至五十岁人群居多,主要引起腰痛、腿痛、腿麻、腿无力等症状。

那么,

腰突引起的腿痛、腿麻可以治愈吗?需要注意些什么?

腰椎间盘是位于两个腰椎椎体之间的软组织,它在腰椎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腰椎受外力冲击时,腰椎间盘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椎管内的脊髓与周围神经受损;同时腰椎间盘使两个腰椎椎体间保持着一定距离,有助于腰椎运动,帮助完成弯腰、侧弯、扭腰等动作。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间盘易发生退变,腰椎间盘内层组织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弹性逐渐减退,腰椎间盘外层组织可出现裂隙,增加破裂风险。已经发生退变的腰椎间盘,若突然受外力冲击或存在慢性劳损,易出现腰椎间盘破裂,导致腰椎间盘内容物突出并压迫周围神经,同时引起周围组织与神经的炎性反应,从而导致腰痛,疼痛可放射至腿部从而引起腿痛,还可引起腿部发麻、无力,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以后,突出的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根据突出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等类型,其中腰椎间盘膨出型破口较小,突入腰椎椎管内的组织较为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出的椎间盘会逐渐萎缩,从而减轻对神经及周围组织的压迫与炎性刺激,通常无需手术治疗,通过保守治疗如合理运动、药物止痛、运动疗法等有机会治愈或使症状显著缓解,而其它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多需要手术治疗。

虽然腰椎间盘膨出通过保守治疗有机会治愈,但应坚持正确的治疗方式,同时需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否则病情可能会朝相反的方向进展,因此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应注意:

不一定需要卧床,保守六至十二周

在进行保守治疗期间,究竟是卧床休息还是适当运动,观点已经发生变化。发生椎间盘膨突出后减少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卧床可减轻腰椎承受的压力,以致在过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再被叮嘱需要卧床休息,但新近研究发现卧床休息不一定能加速改善腰腿痛症状,适当运动反而可帮助缓解肌肉痉挛,有助于促进腰腿痛的恢复速度与程度。

与维持活动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相比,部分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疼痛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因此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维持日常活动,不过疼痛程度相当严重的患者,卧床休息可缓解疼痛,但疼痛得到缓解后,应尽早恢复活动,有助于促进后期的功能恢复。

避免久坐、久站,减少弯腰、扭腰

无论是久坐还是久站,容易使腰椎呈微屈体位,而这样的体位容易加速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间甚至会加重腰腿痛,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无论在保守治疗期间,还是症状已经完全缓解,均应避免久坐或久站。若迫于工作需要,工作期间适时更换体位,有助于缓解对腰椎间盘的影响,如久坐的患者适当起身运动,同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开车。

急性发作期间,频繁弯腰与负重也会加重腰腿痛从而延缓病情,因此不建议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频繁弯腰、负重,如需要弯腰拾物,可先下蹲,然后屈曲膝关节,尽量使上身接近物体,并使腹肌保持紧张以保护腰部肌肉,有助于减轻对腰椎间盘的影响。由于频繁扭腰也会加重腰痛,因此保守治疗期间应尽量减少扭腰的次数。

合理选择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

虽然我们建议腰椎间盘膨出患者适当运动,但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较好的选择,什么时候运动究竟最为合适,想必部分朋友更关心这几个问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选择对脊柱冲击力较小的运动,这样可减轻脊柱所承受的应力,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步行、游泳、瑜伽、太极、腹肌训练等均是不错的选择,与之相反的是,跑步、跳绳、打篮球等高冲击性运动,在急性发作期间应尽量避免,运动的过程中依然需要减少弯腰、扭腰等作用。

当然,有条件的患者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运动疗法,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良好转归,但在急性发作的前一至二周内,不建议进行运动疗法,否则可能加重疼痛,疼痛缓解后在病程的第三周进行运动疗法是不错的时机。

#关节骨头#腰椎间盘突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