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脑瘫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宝宝家长注意脑瘫常见的4大误区

2020-11-12新闻2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0.5% 的新生儿存在脑瘫,目前我国的脑瘫患儿总数已突破600万例。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脑瘫患儿新发例数接近4.6万例,且其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面对日益升高的儿童脑瘫发病率,临床上提倡实施康复治疗措施。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的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帮助脑瘫患儿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独立和健康水平潜力,尽量减少身体损伤造成的影响。

1、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2、迟缓型脑性瘫痪: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3、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4、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5、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误区一

在患儿6个月前发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易惊、睡眠差、吃奶差、过分安静等现象,简单地认为孩子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消化不好,缺钙了。自体打挺、站立呈柱状、大把抓握、取物时全身用力等现象认为孩子身体强壮。

误区二

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竖头不稳、小熊手、足内、外翻、翻身时呈圆筒式翻身,坐时呈W型,四爬时呈兔子跃样,行走时出现尖足,剪刀步等异常姿势,常常认为是孩子骨骼和肌肉出现问题,多方用药治疗无效,而延误就诊时机。

误区三

孩子经过诊断确认为脑瘫时,有些家长盲目四处求医,抱着一次性根治的态度,希望通过打针、吃药、手术等方式解除患儿的不良状态。甚至刚治疗一段时间,见效果不明显,就认为治疗无效。实际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完全治愈脑实质损伤,但只要尽早进行合理干预,配合规范且全面的康复治疗,是可以让症状得到改善,逐步呈现正常化的。

误区四

一部分患儿家长认为手术有风险,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以痉挛型脑瘫为例,患儿2岁到4岁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段,首先需要接受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神经阻断手术。如果不做手术,则无法解除痉挛或矫正畸形,另外还需要重视术后康复。

#小儿健康#脑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