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完璧归赵”世人皆知,但蔺相如真的胜利了吗?实际上赵国因为他走向了衰落

2020-11-12新闻10

一直以来,对于完璧归赵最大的获益者,或者说是胜利者,人们都会认为是蔺相如,是赵国,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雄才伟略的秦王真的怕一介书生吗?下面来做一个全方面的分析。

看起来秦国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场外交战上面处于绝对的劣势,蔺相如的威望也通过这两次外交在赵国达到了顶峰,被封为宰相,地位在廉颇之上。然而仔细考量,蔺相如除了之前的功绩,再无大的建树,并且也没有让赵国获得实质性的收益。赵王此举,反而只会让赵国的文武分裂,让廉颇心里有了不满,虽然有典故《将相和》,但是二人不可能毫无间隙。

再来说说秦王,秦国乃虎狼之师,处于偏僻苦寒之地,一直都是以武立国,秦王自然不可能如此懦弱无能,唯一的解释就是蔺相如从刚开始还壁归赵顺利回到赵国,都是秦王一手策划,而这个计划十分完美。从一开始秦王就没打算要这块玉,也没打算出兵攻打赵国,只是为了试探赵国的反应罢了。而所谓的蔺相如吓住秦王全身而退,为赵王保住了面子,但是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脸面真的不值一提,弱肉强食,获胜才是王道。

其次,秦王就算是真的想要和氏璧的话,也只是想要有攻打赵国的理由,并不是贪图宝物,秦国的目光看的是整个天下。但当时秦国显然没有和多个国家交战的能力,所以选择逐个击破,攻心为上。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蔺相如被大加封赏。而这也是秦王早就计划好的第一步,他要把这个文人扶上赵国的高位,让他来制衡赵国的武将。因为赵王重视蔺相如,就必然会忽视武将,而当时时常会爆发战争,名将才是国家的支柱,秦王也害怕其他国家武将得到重视,所以就想扶持蔺相如上位。

后面的渑池之会,秦王认为击缶就击缶吧,通过示弱来完成这场外交游戏。一介文人蔺相如持剑威逼秦王,但是相对于虎狼之国的君主来说,真的有这么大威慑力吗?倒不如说是顺坡下驴,故意为之,好让蔺相如得以位居赵国高位,而秦国并没有实质性损失,此后蔺相如更受赵王信任和宠爱,从而忽视了廉颇。

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才是秦国所畏惧的力量,正因为这样,长平之战才会费尽心机去挑拨他和赵王的关系,并且蔺相如的出现也成了一个好的推动,从另一方面来说成功削弱了赵国的军事力量。而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时,第二个就灭掉了赵国,这也证明了当时秦昭王的计策确实是起到了重大作用。

作者:刘祥

#先秦时代#赵国#蔺相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