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快速“成长引擎”

2020-11-13新闻22

挂牌不到半年,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呈现出谈项目多、落位多、开工多的“三多”景象。这些都要得益于示范区创新了管理体制机制,“党工委(管委会)+公司+园区”的模式,大大提高了项目落位与建设的效率。

坐落于示范区中科大街的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 88栋标准厂房正在加速建设。虽然项目一期工程尚未完全交工,但已经有几个域外项目入驻。说起这个创业基地的标准厂房,园区负责人贾国依骄傲地说,“拎包入住”足以概括标准化厂房的显著优势,“就比如说我们的厂房从建设标准,一直到所有的规划设计都是厂办一体设计的。高标准主要是体现在我们所有厂房的承重上,都是配备天车的,这个天车在智能装备制造、大型装备制造、汽车厂所有的配套厂商应用是很广泛的。后期所有的园区服务,我们都是以高端居住类服务为主,包括所有的智能化、包括企业服务,法律咨询和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没有交付的情况下已经有4家企业入驻了。”贾国依说。

平台公司是示范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一环,以某引进项目为例,通过平台公司的运作,企业实现了当天签约当天办理企业执照。采访中,平台公司负责人----长兴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鲍星冶介绍说,目前他们公司已经全面开展投资、融资业务,“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参与了4个项目。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通过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投资程序,尽快的以参股控股的形式引入招商引资的项目尽快的在这落地。传统的话,从土地购置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甚至周期一般在一年半、两年才能落地,那么我们从现在实践上来看,上个月我们刚刚签约的项目,他们明年春天就可以达产达效,这样的话整个缩短的周期能够缩短到一年半到两年以上。”鲍星冶说。

据了解,“党工委+公司+园区”的管理体制,突出创新和服务,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示范区先后成立了3个平台公司和5个产业园区运营机构,在技术创新、项目投融资、服务保障等方面,平台公司和园区运营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子臣介绍说: “管委会这个层面,我们主要是负责制定政策、制定规划、提供服务;平台公司就具体负责推进这个项目的运作,招商、园区建设、对外合作都通过这个平台公司,一个平台公司负责几个园区。像高新建投产业园区,11个项目都是由高新建投这个平台作为投资主体申请国家的专项债;厂房是现成的,那么企业来谈的项目,你直接入驻,周期大大缩短,同时也减少企业的重资产投资。通过我们这个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我们的效率提高,我们发展的后劲也足了。”

记者:徐辉

编辑:童童

责编:陈险峰、陈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