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京为什么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2020-11-13新闻22

城市安全发展

事关我们每个人

南京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冯芃摄

11月12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发布会第六场聚焦“安全发展”。五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城市安全发展总体情况

“十三五”以来,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十二五”末下降62.84%,连续9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南京不断筑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线。南京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为了摸清底数,厘清责任,全市构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风险防控机制,在1.2万个综合网格上叠加了1780个“应急格”、2.2万个“安监格”,形成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强化依法治理,出台安全生产失信惩戒、红名单管理、举报奖励等多项制度规定,全面推广实行委托执法、派驻执法、全员执法和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实现“全过程”网上流转。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危化品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防线不断筑牢。

全市建成30个国家救援消防站,42支政府专职消防队,系统打造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13个专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300余支,构建形成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基础,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以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力量体系。

道路交通安全

“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将预防和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从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滚动清零源头安全隐患,持续推进交通文明建设,有力提升了防范风险、保障安全的能力水平,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成效明显。

南京组织开展“戴盔系带”等专项行动。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

五年来,全市机动车驾驶人由311万人增长到387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由237万辆增长到290万辆,国道里程由682公里(2015年底)增长到827公里(2019年底),在人、车、路等交通要素高速增长的巨大压力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现逐年下降,万车死亡率从2015年的2.26人/万车下降到2019年的1.74人/万车。今年以来,死亡人数较2015年同期相比降幅达51.4%。

我市交通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公安、交通、应急、城管等部门联勤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组织驾校学员、志愿者常态参与路面执勤,推进主城区警网融合联动共治,攻坚淘汰1.8万辆黄标车、3.9万辆燃油助力车,全面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在全省率先推进戴盔骑行,戴盔比例达90%以上。

特种设备安全

五年间,全市特种设备数量增长35.1%,预计“十三五”末,全市特种设备总量超过25万台,其中,电梯超过11万台。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高效运行,服务全省57万台电梯,成为全国体量最大的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全市电梯困人故障率下降了42.6%。五年里,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

市场监管部门检查自动扶梯安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供图

南京作为全国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试点城市,在全国第一批发布《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第一批建成智慧电梯监管系统、第一批实现住宅电梯保险全覆盖。全市电梯困人故障率6年持续下降,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1.2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4.9分钟,救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群众更有安全感。

秉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十三五”期间,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2.6万余人次,检查单位9300余家,消除事故隐患1.23万项,查封、关停、报废设备2948台。“十三五”期间,全市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低于0.04,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南京,就是这么让人安心

为南京点赞

内容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杨欣 朱静

图片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冯芃 段仁虎、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京日报

#交通事故#南京#全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