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疾控:选购、处理冷冻冰鲜产品,这些事要注意!

2020-11-15新闻16

原标题:北京疾控:选购、处理冷冻冰鲜产品,这些事要注意!

今天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北京昨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密接者目前无异常报告

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11月13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情况。

11月13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情况如下:

某男,53岁,加拿大籍,自加拿大多伦多乘坐海航HU7976航班于11月12日抵京,海关进行健康筛查并采样后,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13日海关报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当日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地坛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已对同航班及同乘车的密切接触者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目前无异常报告;已对其居住的集中隔离酒店进行消毒。

北京疾控:选购冷冻冰鲜应到正规市场

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输入确诊病例时有发生,多地相继报告出现本地确诊病例和进口冷链食品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提醒市民朋友不能麻痹大意,防控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

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

选购冷冻冰鲜产品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

购买境外冷冻冰鲜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处理食材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

购物、处理食材、饭前饭后应保持手卫生。

北京疾控发布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指引

▽▽▽

近期,北京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的急性胃肠炎疫情高发季节,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我市急性胃肠炎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

为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会同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制定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指引》,再次明确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食堂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方案,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1、学校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2、落实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当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发热、咳嗽、咽痛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其工作,并及时就医,病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同时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病愈返岗复工的登记报告。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从业人员,便检连续2天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3、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手部清洗消毒应符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要求。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消毒湿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分餐及售卖过程中均应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手套和口罩。

三、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学校应建立食堂环境清洁消毒制度,保持食堂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每天对食堂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厨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并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2、食堂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和充足、合格的消毒、清洁用品,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人员餐前洗手。

3、做好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器)具和加工区域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后应定位存放在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

4、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应立即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及污染场所进行清理消毒,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 版)》进行处置。

四、规范就餐人员管理

合理安排就餐人员错时、错峰有序就餐,同向就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五、开展宣传引导

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践行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BTV新闻(记者 周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冠肺炎_健康#传染病#胃肠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