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揭阳晚稻进入收割期 正是秋收农忙时

2020-11-15新闻17

目前,我市各地农户已经着手组织晚稻收割,力保颗粒归仓。郑楚藩 摄

田野染“金”,稻谷飘香。连日来,揭阳市晚稻陆续成熟,迎来收割季节,田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全市各地正利用当前晴好天气,积极组织人力与农机,抢时间、赶进度、保丰收。

今年揭阳市晚稻种植面积62.8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0.62%。虽然前期受疫情、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农业农村部门和广大种植户上下合力保粮食生产,预计平均亩产413.5公斤。目前,农户已经着手组织晚稻收割,力保颗粒归仓。

记者日前在普宁市下架山镇和寮村种植大户陈秋泉的水稻种植基地见到: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稻秆,放眼望去,遍野铺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收割机正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远处的田里,收割机正在快速地把刚收割来的稻谷通过传送管送到停在机耕路上的大卡车里,满载着丰收的喜悦。

据陈秋泉介绍,他今年晚稻种了360亩田,虽然今年前期受疫情、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但通过他的努力,并在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普宁市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他的晚稻亩产量比往年要高很多,而且稻质好、米香。他告诉记者,晚稻于本月2日开始收割,预计到20日可全部收割完。

据了解,陈秋泉是普宁市下架山镇和寮村村民,今年36岁,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从2012年底,陈秋泉正式启动15亩水稻田的种植。第一季水稻收割后,陈秋泉算了一笔账,15亩水田总产量0.7万多公斤稻谷,除去购置的一批农具、雇人帮工以及肥料的费用后,略有结余。这样的收获,让陈秋泉欣喜万分,也让村里更多的人看到这位年轻人创业的热情和决心。在村干部的宣传和发动下,乡亲们纷纷将自己的农田无偿提供给陈秋泉耕种。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与和寮村的大力支持下,善于学习科学种植技术、科学管理知识的陈秋泉,在不断总结经验、精心经营下,科学管理、合理施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水稻亩产量不断提高,原来杂草丛生的土地上如今是一片勃勃生机,也让他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如今,陈秋泉已开垦耕种的田地达513亩,已跻身于我市种粮大户行列,成为远近闻名的规模种植、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今年晚稻种植面积1600亩,预计平均亩产500公斤。”记者又来到了揭东区霖磐镇的稻田中,种粮大户刘亮贤说,虽然今年前期受疫情、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晚造生产,但总体上仍然算是丰收季。据了解,刘亮贤种植的晚稻在本月10日开始收割,预计要用50天才能全部完成收割。

刘亮贤是揭东区月城镇刘泮村村民。早在20多年前,刘亮贤就开始在周边乡村承包其他村民闲置的田地,并在地方党政及农业等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逐步引进机械化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发展为远近知名的专业种植户,以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大面积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成为有名的“种粮大户”。

在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刘亮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当地农户组建了“金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帮扶周边村民科学种田,并以合作社为依托,成片承包月城、霖磐、白塔、锡场等地的农田,大力推广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记者 张晓生)

#新冠肺炎_社会#干旱灾害#晚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