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个二手女人,到底可以美到何种程度?“洛神”给了所有人答案

2020-11-15新闻27

若女人拥有“难以言表”的美丽,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美到这种程度,因何“难以言表”?

因为一旦说出来,便会有人觉得这种美丽是虚假的,此姿容只应天上有。

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这样一位美的惊心动魄的女神。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究其诗中原型,大抵是魏晋第一美人甄宓了。

遗憾的是,“第一美人”这个头衔本身就带有一种魔力。之前一个拥有这份殊荣的虚构美人貂蝉,就是被作者罗贯中赋予了波折且悲惨的命运。

所以,甄宓的一生,风雨飘摇。

公元183年一月,上秦令甄逸喜得贵女。在襁褓中的甄宓,已初具美人坯子,所以,甄逸给女儿取名为甄宓,字嫦娥。给女儿取名时使用天宫仙子的名字作为其字,甄逸也算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了。

关于“嫦娥”之字的背后,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甄宓刚出生时,奶妈恍然间看到九天之上白衣仙子翩翩飘落,给襁褓里的小婴儿盖了一件玉衣。甄家人立马觉得此女不凡,于是,便请来了相士刘良为孩子看相。刘良一见之下,赞叹此女将来必成贵人。

在那个年代,相师说吉利话讨个彩头的情况屡见不鲜,可甄宓却是真正的贵人下凡。甚至于,她的特殊在童年时期就已有所展现。

某日,城里来了一伙马戏班子,甄家的子侄纷纷外出看热闹,可甄宓却仍守在家中读书。她三岁识字,记忆里异于常人,五岁就能与人吟诗作对。

与她一块长大的兄弟姐妹都蒙受了巨大的压力,纷纷劝她:“女孩子家家的,应该学的是女工刺绣,读这么多书又有何用?”

甄宓回应道:“都说女孩子要贤良淑德,可若不看书,我怎么效仿古人呢?”

与她差不多大的子弟,根本无法理解甄宓所读的这些书,这些书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她的心境,以至于,她逐渐变得超凡脱俗,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才女。

甄家的二公子英年早逝,他的夫人寡居于高门大户,受尽了婆婆的冷眼。甄宓见母亲对嫂子这般苛刻,劝说母亲不要这样做,要将嫂子当成自己的女儿,体会她孀居的难处。

这番话从年幼的甄宓口中说出,极具感染力。甄家主母对儿媳的态度有了好转,一家人和和睦睦,感情愈发亲密。

甄宓十几岁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灾民和趁势崛起的诸侯。甄宓的家乡爆发旱灾,万里农田颗粒无收,唯甄家囤积了不少的陈年旧粮。

于是,甄宓主动劝说父母,让他们将粮食施舍给灾民:“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灾荒年间,老百姓因何作乱?还不是因为吃不上饱饭。甄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给当地百姓以恩惠,所以上秦并没出现杀官造反的情况。

谁能想到,十几岁的甄宓,竟已活得比大人都通透。

聊起三国时代,人们想到的总是金戈铁马与阴谋倒算。在男人年景中,美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享誉盛名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历史上未必真有其人。否则,当时也不会流传着“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的谚语。

甄宓之美,随着她的年龄增长而闻名。再加上,上秦当地一度流传甄宓是仙子下凡的传说,甄宓一度成为各地豪门子弟争相追求的对象。

河北地区,谁的势力能强过袁绍?

在各名门望族的角逐中,袁绍次子袁熙凭借无可比拟的身家战胜了其他情敌,将甄宓娶回家门。甄宓刚刚嫁来时,袁绍坐拥青州、并州、冀州,是乱世中最有希望割鹿的霸主。然而,世事无常,一场官渡之战打垮了袁绍。

曹操的主力军全歼袁军,打得袁绍郁郁而终,袁家败落。

公元204年,曹操的军队开入邺城。在攻城略地之前,曹丞相就已嘱咐麾下将士,一定不要伤及袁家的女眷。曹操是好色之人,他早就听闻甄宓的美貌,想要一亲芳泽。因此,在攻占邺城之前,曹操就已筹划在邺城建造铜雀台,并给甄宓留了位置。

然而,曹操的如意算盘并没能打响,在他收甄宓入后宫之前,便被拦路虎抢先了一步。以曹操的性子,怎会轻饶横刀夺爱的情敌?可他却不得不咽下这口气,因为横刀夺爱的正是他家的公子曹丕。

正史对甄夫人的生平描述仅只言片语,《三国演义》倒是收录了不少关于甄宓的故事。小说第三十三回,如此描述了曹丕与甄宓的初见:

“曹丕刚进袁府的后院,就看到有两个衣衫破烂的女人在哭泣,一问便知是袁绍的妻子和袁熙的妻子甄宓。但是当满脸污垢的甄宓抬起头时,曹丕一瞬间就惊艳了,说:“这女子可真是有着花容月貌,冰肌玉骨,果然是倾国倾城的红颜之色。”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所以他自然猎艳无数。可这位情场老手在见到甄宓时瞬间破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曹丕未必不知道老爹的心思,可他仍敢忤逆多疑的老爹将甄宓收入后宅,足见甄宓有多吸引人。

早期曹丕极其宠爱甄宓,两人很快便有了爱情的结晶,曹叡与东乡公主便是甄宓为曹丕所生的子女。不同于妲己、褒姒之流,甄宓从未做过蛊惑君王的事。当曹丕为了她驱逐元配发妻任氏时,甄宓三番两次站出来阻止,甘愿屈居妾室。

此外,她与曹操的夫人相处融洽,对婆婆十分孝顺。甄宓在曹家的口碑,是靠女德积累下来的。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去世,曹操追赠其为骑都尉,并聘甄氏家族中的亡女为妃,与曹冲冥婚合葬,过继曹据之子曹琮为后。

公元220年,曹操替子孙罗织好一张大网,随后便安心离去了。曹丕继承魏王之位后,顺理成章地在同年十一月称帝,开创魏统江山。既然成了皇帝,自然要册立后宫之主。在选择皇后时,曹丕一度踌躇,不知该选甄宓还是郭贵妃。

曹丕最爱的,想必是甄宓。不过,对于事业来说,郭女王无疑更具价值。曹丕之所以能战胜诸多兄弟夺得储位,离不开郭女王的献计献策。单凭郭女王的政治头脑,曹丕就已离不开她。与其说郭女王是伴侣,倒不如说她是曹丕养在身边的谋士。

后宫中的权谋,往往是危险的。

郭女王不仅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帮助丈夫的事业发展上,还将此道用于争夺后宫主位。郭女王总是在曹丕面前有意无意地提到甄宓,还教唆其他宫妃说她的坏话。三人成虎事多有,久而久之,曹丕对甄宓产生了成见。

在曹丕迁都洛阳之际,郭女王被他带在身边,而甄宓则被留在邺城。这其中,郭女王进行了怎样的阴谋倒算,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她成功了,甄宓失败了。

甄宓是个冰雪聪明的女人,在这种情况下,她立即猜测到曹丕的心已不属于自己了。绝望的她,写下一首《塘上行》,希望能挽回曹丕的心: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这首《塘上行》属《相和歌·清调曲》,以决绝的笔触抒发了因谗言而与丈夫嫌隙的沉痛,追思昔日欢好。不同于其他闺怨诗的哀愁,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自尊之情,王叡在《炙毂子》中又说名《塘上辛苦行》,评结尾“从君独乐,延年千秋”之语可称绝妙, “于悲恸伤绝中又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

甄宓虽恨郭女王,却没有做什么争宠之事。她明事理知大义,所以,只是给曹丕写了首诗,在文字中寄托自己的苦愁和思念。

然而,甄宓没有想到,在这首诗被送到曹丕面前时,非但没有让曹丕深受感动,反而让其大为光火,立即赐了甄宓死刑。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

三十八岁的甄宓,莫名其妙地死于曹丕的无名之火中。在她下葬时,嘴里被塞满了糟糠。据说,给死者的嘴里塞满米糠,就能让他在黄泉路上无处伸冤。

这种葬式,是郭女王的手笔。

原来,她亲自将甄宓写给曹丕的信呈递到皇帝面前,对他说这是甄宓写给曹植的情书。曹丕一怒之下,逼迫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六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对于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话说,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

那么,曹植与甄宓之间,究竟有无私情?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公元221年,曹丕三十四岁,甄宓三十八岁,而曹植刚刚二十九岁。

曹植与甄宓之间,相差九岁。

所谓“女大三抱金砖”的戏言在当时并不成立,九岁的年龄落差基本可以断定两人之间并无私情。史料中称,甄夫人是性格温婉,且识大体顾大局之人。甄宓之所以在后宫享誉众望,是因为她的贤德。曹植是个性格保守的才子,亦非狂悖之人,不可能与嫂胡来。

曹魏时期不同于两晋,文人尚未被“五石散”荼毒,礼教森严,所以,两人之间不可能有任何交集。曹植之所以作《洛神赋》,想必是爱慕甄宓,这一点毋庸置疑。可这只是单纯的爱慕,仅此而已,其中或许夹杂了对嫂子境遇的怜悯,但这份爱绝非僭越之举。

曹植是曹丕的弟弟,甄宓是曹丕的爱人,两人都是曹丕生命中最亲近的人,然而,他们都遭到了亲人的冷遇和误解,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让曹植将甄宓写作洛神,让她活在文人的想象世界中。

或许,甄宓果真是九天飘落的仙子,这样的人儿活在俗世里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到了公元226年,甄氏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即位,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并传令在其舅舅的府第后园为母亲甄氏建起了一座观庙,这个里巷取名为“渭阳里”,意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渭阳“出自《诗经·秦风》: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秦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晋文公于渭之阳;

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并且,有传言魏明帝曹叡为避母名讳,遂将《感甄赋》改为了《洛神赋》。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俊男美女#曹植#曹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