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解锁手术钢板“新玩法” !松江这个医生拿下国家发明专利

2020-11-15新闻20

原标题:解锁手术钢板“新玩法” !松江这个医生拿下国家发明专利

四肢长管状骨折大多需要置入钢板进行固定修复,如何减少器械置入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让手术更精准?泗泾医院骨科医生章新君用3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近日,他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四肢骨折的导航锁定钢板及其附件》。

钢板跟着导航走

精准手术可实现

得知章新君获得了国家级发明专利,身边的同事朋友除了送来祝福,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发明到底有何奥妙。对此,章新君总是用一句话回答:“一根导丝定乾坤。”

据章新君介绍,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更新、治疗技术的进步、内固定工材的发展,患者对微创与快速康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兴起的微创接骨板技术也因此成为四肢长管状骨折微创治疗的主流。然而,受内固定器械的局限,接骨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工具与之相匹配,四肢长管状骨折的治疗通常无法真正做到微创、有效、精准。“我的发明就是为了突破这一困境,让钢板沿着设定的通道精准置入。”章新君说,在他的发明中,导丝、套筒、骨针、带通道的骨膜剥离器作为必备附件,都是为精准置入钢板服务的。

这一发明如何运用?章新君说操作很简单,等骨折复位确定钢板长度后,先在骨折部位两端各横向切一小口,从一端开口处插入骨膜剥离器,同时将导丝顺着贯穿断骨的骨膜剥离器孔插入,再从另一端开口处抽出,如此便将导丝留置在骨膜剥离器的通道中了,钢板的导航通道也就打通了。在钢板置入过程中,只需将骨针通过导丝端部的圆环固定在骨干上,使导丝对准钢板侧孔,便可引导钢板沿着导丝前行,直至通过断骨面到达骨针处。随后,将骨针卡入钢板侧面的沉孔后,旋转90°就能将钢板稳稳地固定住。

“钢板始终沿着先前建立的导丝通道前行,精准的放置不至于使钢板在插入过程中发生偏移,能够有效避免再次矫正位置而增加创面伤害。”章新君说,这便是发明的意义所在。

锁扣玩具出灵感

发明过程多趣事

说起发明创造的动机,章新君直言:“既有解决临床手术困境的现实需求,也有机缘巧合。”

三年前的一天,他无意中留意到孩子玩耍的一种金属锁扣模样的解锁玩具,走近仔细观察了一番,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闪现:“也许可以将锁扣的原理运用到四肢骨折接骨板技术中。”第二天,他到超市买了一堆工具,从厨房找来萝卜充当断骨模型,断断续续倒腾了大约一个礼拜后,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灵光一现的想法并非天方夜谭。

经过反复构思、摸索、论证,他正式“开干”了。“实际操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章新君坦言,对于没有设计功底、没有机械产品知识的他而言,单单把脑子里的东西搬到纸上来就很难,而且很多时候脑子里既成的东西画到纸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从图纸到模型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章新君粗略计算了一下,为了将想法转换成模型,他前前后后用了几十个萝卜,买了四五套工具。“回头再看,创新发明的过程乐趣多多!”章新君感慨道。

专利申请不容易

外行修炼成行家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章新君说,制作模型、实验论证只是第一步,申请专利的过程同样不易。单位同事和朋友都没有申请专利的经验,他只能自己上网“恶补”相关知识,什么是专利、专利是如何分类的、不同类别的专利各有什么特点、申请流程是怎样的,这些知识都被他一一整理记录在专用笔记本里。此外,细心的他还特地学习了与专利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今,什么是职务发明、个人发明与职务发明如何界定、发明人与专利所有权人的区别等他都聊熟于心。

就这样,章新君从一个专利小白修炼成了行家里手。去年12月,他向国家知识产权递交了专利申请。今年10月底,得知自己拿到了发明专利证书,一时之间无限感慨:“敢想、敢做才有可能实现突破。”此外,他还说,生活在“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他所工作的泗泾医院一直鼓励大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没想到首次尝试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据了解,该专利的取得填补了泗泾医院在专利发明创造方面的空白。接下来,医院将汇聚多方力量,助力成果转化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文字:王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韩佳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