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最强大脑”齐聚腾讯X-Talk聊未来

2020-11-15新闻11

1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脱口秀—X-Talk在腾讯北京总部隆重举行。作为腾讯科技周的重要活动,X-Talk邀请自然科学家、哲学社会学者、科幻作家、文化学者等科技和文化相关领域人士,探讨前沿科技的突破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现场,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沈向洋、中科院研究员付巧妹、中科院研究员王皓毅、中科院研究员山世光、腾讯科学家于旸、腾讯科学家张正友、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科学脱口秀演员张宇识、科幻作家陈楸帆、科幻作家郝景芳等科学界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和线上线下百万观众一起开启了一场“好奇心之旅”。

五场演讲、两场对谈,11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基因编辑”两项前沿技术,展开了对未来生活的欢快畅想。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沈向洋在演讲中分享了其科研经历及对未来的思考,他用“钩深致远”来形容他多年的科研感悟。

“通过现代生活人的遗传,也就是现今中国北方人、南方人的遗传特点,我们会发现这两种人群不一样。他们的分化是何时出现的?”第一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活动现场分享古DNA研究的奥秘。

让AI全面服务人类,我们离这一天还有多远?人类是否会对AI过度依赖而造成群体退化?围绕着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发生的系列的问题,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世光、科幻作家郝景芳、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各抒己见。他们对谈中的一个共识是,人工智能不会即将“取代人类”。

在另一场对谈里,嘉宾们就今年备受关注的基因编辑技术,“脑洞大开”进行深度对谈。手持基因“剪刀”的裁缝们,会剪出个怎样的未来?假设未来因编辑成为一项被广泛商用的技术,这项技术的运用边界是什么?

科幻作家陈楸帆、中科院研究员王皓毅、科学脱口秀演员张宇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空间与伦理边界。

网络安全、个人隐私,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绕不开的话题。在现场,腾讯科学家于旸以“你所知与不知的网络安全”为主题,分享了他对网络安全现状的观察。于旸介绍,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受到安全问题威胁的领域可能会超越账号、数据、隐私等范畴。

“在我们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当中,已经看到了一些迹象。这可能只是万物互联世界中一个非常小点,但它也预示着未来网络安全问题会更加重要。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赶在被坏人利用之前去发现它。因此我们这个行业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于旸说。

另一位腾讯科学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技术和机器人专家张正友博士则分享了对于人类与AI、机器人和多种前沿技术共存共建的未来——「虚实集成世界」(Integrated Physical-Digital World,IPhD)。

据悉,2020年的腾讯科学周,主要包含了腾讯科学WE大会、腾讯医学M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X-Talk四场大会,由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医学家、科普工作者和跨界学者共同参与。

#行业互联网#腾讯#基因工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