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寻味衡东之《草市刮薯皮》

2020-11-15新闻11

原标题:寻味衡东之《草市刮薯皮》

"

总有一种草市味道让你难以忘怀

刮薯皮

草市的冬日,红薯全挖出了,时间让储存的红薯越来越甜了。草市的红薯沙糯脆甜,生吃会让人口齿生津。冬日的暖阳里,有的红薯在粥里温暖了大家的味。有的红薯被烤得焦热,芬芳了口齿。有的红薯被做成了红薯条,我们装在口袋里,成为童年的零食。有的红薯被做成了粉丝,丰富了家里的餐桌。年越来越近了。母亲对着家里剩下的大堆红薯说,要开始做刮薯皮了,用作过年招待客人装碟子。家里的小馋猫拍手高呼,我们也要参与。

做刮红薯皮是一个累人烦人的体力活,通常都是家里的母亲是主力,小馋猫打下手。

先选出比较甜,比较糯的红薯,用箩筐挑到水塘边清洗。把箩筐放在水里面,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搅,不停地捣,既清洗泥沙,又去表皮,直到表皮差不多都去掉为止。

清洗回来后,把红薯放入大铁锅中蒸熟,拿出来放入木桶或木盆中,使命地捣,一直到捣成泥糊状,捣得越久,刮出来的薯皮越劲道。

这时候,就轮到家里小馋猫上场了,知道事关自己的口福,肯定要积极表现,因为捣的时间有点久,中途会有些不耐烦,然后被母亲一句:“还想不想吃了?”生生按下逃跑的念头。

等红薯被彻底捣烂成糊糊泥后,母亲就会拿来“刮子”,开始刮薯皮了。“刮子”等于就是一个木制的模板,四周有边条稍稍高出,刮刀就是家里的菜刀。

把一块棉布打湿拧干水分,铺在“刮子”上,把糊糊状的红薯泥刮平在模子上,厚薄均匀。

与此同时,父亲已经用凳子架起门板,上面铺上一层干净的干稻草,为了避免狗鸡偷吃,至少要架一人之高。

母亲把刮好的木模倒扣在稻草上面,揭下白棉布,一张刮薯皮就成型了。

在太阳下晾晒个几天,基本干透,母亲会撂成一叠叠,收回家。其后在阳光旺的时候,仍会不时拿出来晒一晒,以防霉坏。

母亲收在柜子里的干刮薯皮,就成了小孩子们的零嘴,时不时地偷拿,撕下小块揣在兜里,卷起大块装在书包里,一人撕一块,分享给同学,咬得口水横流。

有一部分刮薯皮会被母亲拿来做成“浆薯皮”,就是在锅里烧一锅糖浆,有的会加入少许姜汁啥的,把整片刮薯皮在里边过一下,两面沾上糖浆,然后再在上面撒上芝麻,一块香喷喷的“浆薯皮”就成了,再拿出晾晒干。

余下的大部分,等近年关,要“开炸”的时候,用剪子剪成二指宽,巴掌长的小条,用油炸过,变成炸薯皮。有的还会拌上糖稀,撒上芝麻,更上一个层次。

以前乡里年关“开炸”是指临近年关,通常是在小年前后,把要用油炸过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部加工,有油炸薯皮,油炸“猫耳朵”,油炸“烫皮”,油炸“粑粑”,油炸鱼,油炸肉、油炸豆腐等等。

所以,儿时乡里,近年关,家家忙忙碌碌,热热闹闹,根本不会有清冷与枯寂出现。

时光荏苒,现在过年的零食糕点丰富多彩。很多家庭过年也不用刮薯皮装碟子招待客人了,多是在超市里采购年货。母亲年龄大了,也不做刮薯皮了。但是我还是怀念童年的刮薯皮。有时朋友送我一些刮薯皮或者在超市也能买到刮薯皮,也是很好吃,但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想念草市的刮薯皮,想念舌尖上的草市。

红薯粉丝制作

田心村

来源:草市快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