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平山人:七十余年的坚守 永不磨灭的红心

2020-11-16新闻8

七十三年前,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平山西柏坡,无数平山人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七十三年后的今天,平山人依然传承着革命先辈的遗志,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助力。西柏坡纪念馆的讲解员王利鹏就是其中一位。

(平山西柏坡纪念馆/陈佳颖 摄)

(王利鹏在纪念馆内进行讲解/陈佳颖 摄)

王利鹏现年32岁,中专一毕业就来到了纪念馆工作,如今已经是第12个年头。十二年时间里,他担任过讲解员,也担任过平山县岗南镇武家庄村的扶贫干部。他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回馈给了这片土地。

刚开始担任讲解员时,王利鹏坦言,“就是在硬背稿子,也没什么自己的思考。”随着讲解经验的不断丰富,王利鹏对于西柏坡的历史有了更多感悟。“讲解员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好很难,需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不断更新。”纪念馆每年都会组织考试,包括即兴讲解、现场讲解等各种项目。为了丰富讲解内容,王利鹏还专门学习了快板,在参观结束后为观众来上一段。

(王利鹏在参观结束后表演快板/陈佳颖 摄)

十二年时间里,面对形形色色的参观者,王利鹏也有不同的讲解方式。比如对于小学生游客,王利鹏会采用更加生动有趣、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式讲述历史。

应上级领导的要求,王利鹏2016年前往武家庄村,担任扶贫干部。“进村第一件事,我就挨家挨户为全村60个村户、221口人建立了档案,每一户的致贫原因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时隔四年,王利鹏说起这些数据还十分笃定。

王利鹏还和村干部一起,帮助村里修建了光伏发电设施,为村集体创收数万元。村里还发起了“一对一订养猪”项目,企业提供成本,老百姓负责养猪,最后企业再把猪买走。武家庄村还和敬业集团达成了合作,村里不少劳动力都到该企业打工。2016年底,在王利鹏来到这里不到一年的时间,武家庄村就实现了脱贫摘帽。王利鹏也在2017年被评为了扶贫攻坚先进个人。

紧张的扶贫工作也让王利鹏对家人深感愧疚。2017年7月,王利鹏迎接大检查,正好碰上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因为我是项目的直接牵头人,没人比我更熟悉情况,所以我只能错过了孩子的出生。”说到这里,王利鹏的眼神里流露出了遗憾。

今年年初,王利鹏结束了在武家庄村的扶贫工作,重返纪念馆讲解员的岗位。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对这份工作感到厌倦时,王利鹏说道,“肯定会有累的时候,但是讲解员不光光是为游客讲解,更是历史的传播者,给后人讲述毛主席这一代的历史。这样一想,我就有了使不完的劲儿。”

(革命圣地西柏坡/陈佳颖 摄)

七十三年前,平山“回舍大枪班”歼灭日伪军274人、平山“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把三个儿子送上战场;七十三年后,无数像王利鹏这样的平山人依然传承着先辈的遗志,满怀拳拳赤子之心,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被问到还有什么想实现的愿望时,王利鹏坚定地回答“入党!”。2016年,王利鹏下乡扶贫之初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成为了这位平山儿女最朴素的愿望。

(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该专业师生于11月月初在京津冀地区进行国情调研社会实践。)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