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孩子?李玫瑾:孩子有这4个行为,该打就得打

2020-11-17新闻15

李玫瑾是我国著名的育儿专家,近几年,她的育儿讲座火遍全网,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同和赞扬,前一段时间,李玫瑾表示,教育孩子一定要先重视性格和习惯,后重视学习成绩。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

俗话说:“三岁看老”,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3-6岁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家长没有纠正孩子身上的坏习惯,那么这些习惯会跟他们一辈子!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情况可以“打孩子”?李玫瑾表示:孩子有这4个行为,该打就得打。

李玫瑾:孩子有这4个行为,该打就得打

1、发脾气、摔东西

孩子2岁之后,他们就会进入人生中首个“叛逆期”,由于自我意识的产生,孩子会逐渐分清楚“你”“我”的概念,所以,他们常常会用发脾气、摔东西的方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孩子由于年纪比较小,他们语言能力不是很发达,所以,只能用摔东西的方式去吸引家长的注意,在这个时候,对此,家长们先不要用“棍棒教育”的方式去处理,以免对孩子心理成长产生影响,父母要学会跟孩子沟通,即使他们不会说话,但是能听明白你讲的话,当然,如果孩子将摔东西、发脾气当做是习惯的话,你就可以适当的进行教训。

2、孩子习惯性地说谎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将说谎当做是自己的习惯,可能尝到了说谎的甜头,即使自己犯了错误也不承认,反而还会栽赃给别人。

如果你家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家长一定要认真去教育,因为这关乎到他未来的发展,谎话连篇的孩子不仅会交不到朋友,还会给他人造成困扰,所以,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家长就要扼杀他们心中的念头,告诉他们说谎是不好的习惯,如果孩子屡教不改的话,家长就要让他们涨涨记性了。

3、孩子目无尊长

家长从小要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平时见到老师或者长辈要积极地打招呼,这样在外人眼里也能留下好印象,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总有的孩子特别没礼貌,走到哪都惹人烦。

比如直呼长辈的名字,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去打长辈等等,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家长过度宠溺而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私自利的性格会很严重。

因此,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出现目无尊长的行为,你一定要及时制止,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等长大了就听话了,6岁之前不纠正,长大想改都难了。

4、孩子得不到就威胁

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别看他年纪小,但能从眼神中读懂父母的意思,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很爱自己,不舍得批评、打骂,所以,孩子就会借此去威胁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若孩子提出合理的需求,我们是可以满足的,但对于不合理的,家长要学会拒绝,一味的妥协只会让孩子变得更放肆。

相信家长们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当孩子想要玩具时,如果你不给买,他们就开始满地打滚了,啥时候家长妥协啥时候好。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你必须要严厉地告诉孩子,威胁的方式是不可能答应的,只有让他们尝到苦头,孩子以后就不会使用第二次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