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主又为何总是不选上策呢?

2020-11-17新闻18

中国古代关于“上中下”三策的记载,最早见于被誉为中国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战争过程中,用谋略挫败敌人为上策,用外交战胜敌人为中策,用武力击败敌军为下策,攻打敌人的城池为下下策。

古代的谋士在给自己的主公或他人献策之时,的确是很喜欢给出“上中下”三策,然后让主公或他人自行选择。

汉哀帝时期,黄河泛滥,待诏贾让向汉哀帝提出治河三策: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放河使北入海”,人工改道,改变黄河的走向,将黄河之水引入大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开渠引水,修建一条长堤,然后在水堤开渠道,“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下策是“缮完故堤,增卑倍薄”,不进行任何新的动作,就是对原有的旧堤进行修缮。

汉章帝时期,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国期间,与匈奴使团相遇,在匈奴的蛊惑下,鄯善国国王欲弃汉投匈,东汉使团遭遇危机。此时,班超就向麾下提出了解决此次危机的三策:上策是先下手为强,诛杀匈奴使团,以武力让鄯善国国王屈服;中策是赶紧逃出鄯善国;下策是什么也不做,静等结果。

汉献帝时期,刘备决意与刘璋决裂时,庞统向刘备提出了应对眼下局势之三策:上策是抽调精兵,昼夜兼行,直趋成都,一战定乾坤;中策是佯装退回荆州,引杨怀、高沛出城来战,将其击溃后,再领兵攻成都;下策是直接退回荆州,对益州日后再做打算。

南燕慕容超时期,南燕与刘裕决战,谋士公孙五楼献三策:上策是据守大岘,拖延时间,待刘裕军锐气消减后,再派轻骑绕到晋军后路断其粮道,另再由段晖率兖州之军沿着山地向东进军,在后背偷袭他们,之后待他们军心大乱,再主力尽出,一举破敌;中策是依险固守,坚壁清野,把带不走的物资全数焚毁,让刘裕军无法以战养战,继而不战即溃;下策是纵敌入境,全线撤退,而后集结全国之兵与之决战。

隋炀帝时期,杨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谋士李密就向杨玄感提出反隋三策:上策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婴阳王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兴城,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凭险固守,让隋炀帝有家难回;下策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

……

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记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

到这里,很多人就不明白,为何谋士出谋划策之时,大多都习惯提上中下三策呢?按照常理,既然有上策,只要提出上策即可,为何要“画蛇添足”再提中下二策呢?

其实这就是谋士的聪明之处,会提上中下三策的谋士,他们都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老狐狸。

想想看,若谋士直截了当地就给主公提出一个计策,这就不是给主公提建议了,而是直接给主公做决定了,潜意识里就告诉主公:“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听我的,按照我说的去做!”。试想有多少主公能忍受得了自己变相地被臣子逼迫只能接受他的建议的呢?

其次,若只给出二个计策,两相对比这就很容易让主公产生这样一个错觉:“这两个计策就是一个“最好”和“最坏”计策,自己的谋士给自己提这两个计策,就是在戏弄自己,最好的跟最坏的,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他这么提,摆明了就是既逼迫自己照他的计策来,又顺带戏弄了自己一下”。试想如若让主公有这个错觉,谋士还能活吗?

因此,对于谋士来说,除非他特别了解自己这位主公,知道他是一个宽厚待人,不拘小节,又善于纳谏,不会因为一个计策就动怒,甚至是杀他的主公,不然的话,他在向自己的主公提意见时,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提出“上中下”三策,让他既不会觉得他在强迫他接受自己的意见,又不会觉得他是戏弄他,继而作出相应的选择。

除此,之所以古代谋士多会提“上中下”三策,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找退路。想想,如果就提出一策,之后若主公听从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失败了,你说谋士会有怎样的下场?多半是会被当作泄恨的工具,被杀掉。

但是,如果有“上中下”三策的话,谋士就能将大部分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有“急功近利”之计,有“中规中矩”之计,也有“徐徐图之”之计。由此,就算是主公所选的那条计策失败了,除非是特别残暴的主公,一般情况下,谋士都有一个说法能逃过一难,比如主公选了一条“急功近利”的计策,导致计划失败,谋士就可以说本来有一条最为稳妥的计策,可主公你却执意要选急功近利的,这怪不得我!再比如主公选了一条徐徐图之的计策,导致计划失败,谋士就可以说本来有一条急功近利的计策,虽这个风险很大,但成功的机会也很高,若当时选择这个,就不会错失良机,致使计划失败。

同时,献计“上中下”三策,也可让主公在一计失败后,仍然有计策可选择。比如“急功近利”失败了,主公就还可以选择“中规中矩”或“徐徐图之”的计策实行下去。当然可以继续实施的前提是此前那一计并没有对这个势力的根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好比南燕慕容超时期,南燕与刘裕决战,谋士公孙五楼向慕容超献三策,慕容超选择了下策,即集结全国之兵与之决战,最终下册失败,南燕军近乎全军覆没,这时就算慕容超想要继续执行另外两个计策,也是没有机会了!

至于为何在中国的历史上当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时,谋士的主公多不会选择上策,这主要是因为多数上策在能让主公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它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搞不好就会功亏一篑。

比如隋炀帝时期,杨玄感起兵反隋,其麾下谋士李密就向杨玄感提出反隋三策时,其上策就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婴阳王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这个计策一旦成功,杨玄感的确能在最快的时间击败隋炀帝,继而一统天下。但是这个计策也伴随着极大的风险,那就是如若高句丽婴阳王不愿两面夹击,甚至是与隋炀帝联合的话,那么杨玄感也会瞬间就陷入灭亡的结局。

要知道,此时隋炀帝可是带着几十万精锐隋军征讨高丽,一旦高句丽拒绝两面夹击,而是趁机与隋炀帝议和,那隋炀帝的几十万精锐转瞬间就能将杨玄感击败。而相对于风险极大的上策,李密所提出的中下两策风险就要低得多,因当时隋炀帝远在辽东,关中群龙无首,加之关中精锐多数都被炀帝带往征讨高句丽,所以无论杨玄感采纳中下哪个计策,其风险都要比上策来得低。

简单地说,中国古代记载于史书的“上中下”三策,多数都存在着这么一个特点:上策往往是回报高,但风险也极高的计策;中策往往是中规中矩的,风险不高,回报也有;下场往往是回报很低,但却无风险。

比如汉哀帝时期,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上策的风险就很大,当时改道黄河,必然就会淹没其所经过的州县,其一瞬间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搞不好还会引起民变,但是如若搞成,那也可就是福泽千年之事,黄河之患千年都不再是问题,所谓“河定民安,千载无患”。而中策的风险相对于上策就要小得多,弄失败了就是损失钱财,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伤害,但是弄成功了却可以“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最后下策就是最没风险的事情,只要如果往昔一般,修缮原有的旧堤,这个计策虽没啥风险,但却只能让黄河之患在数年间对沿途百姓造成不了威胁,数年后却依旧会是威胁。

多数时候,没有多少人敢去冒上策所带来的风险的,因为都怕输不起,所以往往会去选择中策,甚至是下策。

#君王皇帝#上策#谋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