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常掏耳朵会致癌,真的假的?「采耳」一时爽,小心感染HPV

2020-11-17新闻13

本文作者: 罗凌惠医生

许多朋友喜欢掏耳朵,觉得麻麻酥酥的很舒服,更有人自己掏得还不过瘾,要到街上让别人“采耳”。

其实,耳屎通常是不用掏的,而且掏耳屎还是有风险的,耳鼻喉门诊就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过度或不当掏耳屎导致耳痛、耳闷而去的。

有人说常掏耳朵会致癌,到底真的还是假的?

掏耳朵不致癌,可能致 「 瘤 」

首先掏耳朵本身并不会致癌,但若 用力不当,会损伤外耳道,造成 外耳道炎症和感染,同时也会刺激 耳屎进一步增多。

掏耳朵虽不直接致癌,常常掏,它的慢性刺激,却可能会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生。

公共 「 采耳 」 需警惕,小心感染HPV

如果说自己掏耳朵,患乳头状瘤的几率还不很大的话,那么公共的“采耳”,可就大大提高了中招的几率了。

临床所见的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十之八九是有公共采耳的经历的。

公共的采耳,公用器械,消毒难以保证,增加HPV感染风险。这个大名鼎鼎的HPV,相信大家不陌生,宫颈癌,湿疣,皮肤的疣,咽喉部的乳头状瘤,都跟它有关。

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生,除了慢性刺激外,更常见的原因可能在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即HPV的感染。

外耳道乳头状瘤不是癌,但是它可能会恶变成为癌。

它是一种良性肿瘤,表现在耳朵闷堵,听力差,流水,流血,甚至是挖耳朵时挖出肉块来。如果患病时间久, 中耳乳突等部位可能也会受到波及。

外耳道乳头状瘤一经发现 ,应及时手术治疗,平时不要去刺激。

耳朵里有水,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

很多朋友说,没办法不掏耳朵啊,耳朵里有水。

如果不是因为洗澡进水,平时就感觉中耳里面产生积水,警惕是分泌性中耳炎,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

这时,千万不要用不干净的棉签或手指掏耳朵,以免加重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好发于小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下降。小孩和成人的病因不大一样,小孩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腺样体肥大引起,而成人可能由于鼻窦炎、鼻息肉或者鼻咽部肿瘤所导致。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 耳闷塞感 ,导致有的患者 可能出现听力下降或者耳鸣等症状,还会导致 粘连性中耳炎、胆脂瘤等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治疗。对于那些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发疾病尤其需要积极治疗,比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等。

【找罗凌惠医生看病】

1.罗凌惠医生专业擅长:擅长各类耳科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传导性耳聋、外耳道和中耳肿瘤等耳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和处理方面经验丰富。

2. 本文作者为罗凌 惠医生,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五官疾病#中耳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