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个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怎么计算 个人平均交费指数为0.5

2020-07-22知识11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什么意思?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一个重要指标。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参保人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即参保人每年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指数,每年计算一次,当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把每年的缴费指数进行相加,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平均缴费指数设低限为0.6,高限为3。平均缴费指数的高低取决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平均缴费指数与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当平均缴费指数当处在高限时,则养老金水平就相应提高,否则就低。什么是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1、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2113工资的含义:5261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参4102保人员退休时当1653时(统筹范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乘积。该指标反映参保人员在整个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平均水平,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指标。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二、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方法:1、将职工退休时当地职工上一年平均缴费工资分别除以历年来的平均缴费工资,求得职工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以职工退休前在职期间历年缴费工资分别乘以相对应年份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求得职工本人历年指数化缴费工资。3、将职工本人历年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除以企业和职工个人累计缴费月数,即得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扩展资料: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养老金的关系: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规定,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什么是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这是基本养老保险计算基础养老金时的一个参数。具体公式为:缴费指数=缴费基数÷社平工资。比方说,人社部门公布的社平工资是5000元,个人按照3000元的基数缴费,那么个人的缴费指数就是:3000÷5000=0.6。缴费指数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在职人员。缴费基数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且上下限是社平工资的60%和300%。也就是说,缴费指数的取值区间是0.6~3.0。二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一般各地方会规定几档缴费基数,区间为社平工资的60~300%,比较多见的是社平工资的60%、80%和100%三档。因此,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指数就是个人所选择的缴费基数档次比例数,即0.6、0.8、1.0等等。至于计算个人平均缴费基数,就是求缴费年度内每一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如上图所示,缴费21年每年都有一个缴费指数,把这21年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出的就是平均缴费指数。使用平均缴费指数,就可以参与计算基础养老金了。养老保险,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什麽意思? 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假如我这今年平均月工资 2000快。。

#社会保险#平均缴费指数#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基本养老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