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耄耋老兵戴清:义务宣讲革命故事 捐资助学初心不改

2020-11-18新闻9

编者按:戎装虽解军魂在,初心不改勇担当。安徽广大退役军人从军期间保家卫国,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无私奉献;回到地方保持军人本色,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上拼搏奋斗,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人民网安徽频道从今天起,将开设为期一年的“邮储银行杯·我的退役故事”专栏,集中展示退役军人群体忠诚奉献、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彰显他们“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本色风采,营造见贤思齐、尊重尊崇的社会氛围。

曾经的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转业后在岗位上认真工作,离休后节衣缩食捐资助学,不辞辛劳义务宣讲。他是受学生们欢迎的“雷锋爷爷”,他用自己的行动,让革命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他就是霍邱县退役军人离休干部戴清。自1993年起,戴清开始资助贫困学生,20多年来勤俭节约却始终坚持助学讲学,先后资助4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捐资助学60多万元,并自发在合肥、六安、霍邱等地中小学做了580多场革命传统教育专题报告,义务给40多万中小学生宣讲革命先烈事迹。

初心不改 义务宣讲红色故事

戴清出生于1931年7月,1947年11月投身革命,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厦战役。解放后,先后在霍邱县人武部、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1991年12月光荣离休。

戴清老人近期照片 受访者本人供图

谈起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戴老眼含热泪:“一个连九个班,不到一天的时间,八个班的战友都牺牲了,是我亲手挖坑把他们埋葬的,那时他们还都是十八九岁呀!我想,我还活着,应该把战友的心愿化作他们的遗愿,我来替他们完成。”戴清说,作为一名老战士,生活上,党和国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更要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退下来之后,虽迈耄耋之年,不能干大事,可以干些小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成为老人的口头禅。

一个想法,一个善举,一个行动,温暖着一方人。戴清总说,是战友们的精神激励了他,他要尽己所能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于是,他成为了革命精神的传播者。

戴清老人作革命精神宣讲报告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戴清爷爷来啦!”2017年,86岁的戴清到革命老区金寨讲学。戴老身经百战,历经风雨洗礼,积累下丰富的社会经验,对革命传统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他所讲的红色精神,更真实感人,更有说服力。

“戴爷爷站在台上,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自己就不自觉地跟着他走进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金寨一中高二学生李贤萌听完戴清的演讲后这样写到。

为了做好宣讲,让孩子们觉得有意义又有趣,他精心拟订了以“激情的岁月,殷切的希望”为主题的演讲,认真准备了演讲材料,将自己和战友在革命战争中的故事穿插其中,自制了战役示意图等演讲道具。

从零星的演讲到区域报告,这些年,戴老的足迹踏遍了安徽、江苏两省7市26县的学校,总共做了580场报告,受众学生达40多万人。

一场场革命传统报告,让革命故事、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里扎根……

勤俭助学 持续帮扶贫困学子

“纵有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八尺。我一天三顿饭吃了,八尺床睡了,足矣!”勤俭是戴清老人的座右铭。

几十年来,戴老以俭为荣,一顿饭最多做两个菜,生活在大城市的他,时至今日依然穿着朴素的黄军装和一双普通的球鞋。

对自己“抠门”,对贫困学生却格外大方。自1993年起,戴老就拿出退休金,从曾经蹲点工作的霍邱县石店镇开始,资助3名家庭贫困孩子学费、书本费,直到他们小学毕业。第二年又从3个孩子增加到6个孩子,至今从未间断。

2005年,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上学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戴老经过考虑,也把助学的范围延伸至每年奖励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10名勤奋耕耘的老师。

2007年开始,他又在霍邱一中设立“华清”奖,每年奖励3名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应届毕业生,同时颁发“纪念奖”15人、“伯乐奖”3人,每年出资14700元。截至目前,戴清老人已先后资助近3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捐资助学60多万元。

戴清的卧室里有1000多封信,这些都是受到资助的学生写来的,是老人最珍贵的收藏。一张张饱含深情的信纸,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都在向老人表达由衷的感激。

2007年考取清华的时璇同学给戴清写信时说:“敬爱的戴清爷爷,您好,我是您曾经资助过的学生之一,现在正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读大二,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而这份感激之情也随着时光流逝愈来愈深……”

每次翻阅来信,戴老总是很欣慰。“知道孩子们生活得到改善,学习进步了,我很开心,将捐助进行到底的动力更足了。再过几个月就到我90岁生日了,人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要我还活着,资助贫困学生这件事,就会一直干下去。”谈起捐资助学,戴老依旧语气坚定。

为了完成一位老党员的使命,2004年,戴老与省红十字会签定了遗体捐赠协议,打算将自己最后一份爱献给祖国。

多年来,戴清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获得“中国好人”荣誉,获得“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模范称号……在众多荣誉面前,他奉献的脚步没有终点,“入党不为了别的,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做到底。”有着71年党龄的戴清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赵越)

#退役军人#戴清#捐资助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